首页 新闻中心 图片频道 视频频道 房产频道 汽车频道 热点专题 民生地带 湘中人物 生活百科 分类信息 湘中社区 微娄底

首页 娄底新闻 梅山时评 正文

积极消肿“大班额”是把建设幸福娄底落到实处

字号: 2013-04-21 22:43 作者:李响炮 来源:娄底新闻网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娄底市进城入学的人数急剧增加,城区“大班额”问题日益凸显。

幸福是什么?当无数人在叩问这个问题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娄底市进城入学的人数急剧增加,城区“大班额”问题日益凸显。以娄底中心城区为例,2011年下学期城区中小学校平均班额达80人,最多的班级有108人,大大超过小学45人、初中50人的国家标准。

由于教室异常拥挤,教师无法到教室里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坐在大组中间的孩子出入不方便,后排的孩子回答问题老师也往往听不清楚,回答问题的机会就少,这种情况在城区学校普遍存在。

“大班额”问题引起教育教学效果差,对于此,家长和老师们感到忧心忡忡。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的孩子享受上学的权利、得到优质的教育,这难道不是建设幸福娄底应该做的吗?

4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3分钟的时间专题报道了娄底积极消肿“大班额”的做法。该报道以独到的视角、翔实的事例和生动的讲述,反映了娄底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出硬措施,迅速行动、强力推进“化解‘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的做法和成效。报道出来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人民网、新华网、腾讯、新浪等主流网络媒体纷纷转载,网友好评如潮。

面对城区中小学日益严重的大班额问题,娄底市没有回避,也不再麻木。为了切身感受“大班额”带来的问题,娄底市委书记龚武生,市委副书记、市长易鹏飞不仅本人,且带动教育、规划、城建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多次挤到拥挤的教室里听课。调查研究之后,娄底市制定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四年行动计划”,娄底大班额瘦身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计划决定从2012年起,利用4年时间,筹资21.2亿元,启动项目137个,共改扩建学校58所,新建学校10所。到2015年,娄底中心城区和县、市、区城区中小学平均班额将由85人减少至50至55人,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计划还提出,每年安排1000万元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今后行政单位新建办公楼后,原办公楼将用于改建学校或拍卖办教育。

另外,娄底市要求凡属规划内的新增学校建设用地,一律由政府提供划拨用地;凡是学校建设项目,均享受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公益设施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免收,服务性收费只收取工本费,各部门自行出台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开发商开发住宅时要同步设计并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不建设。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大班额”不是小问题,“大班额”不解决,何谈教育强市?所幸,娄底《化解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目标明确、规划可行、项目具体务实,娄底市委市政府这两年来解决大班额的力度之大、出手之坚决、效率之高,“大班额”彻底瘦身指日可待,幸福娄底也将不远矣。

Tags:化解大班额 建设幸福娄底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社区热点

微访谈 | 微直播 | 网络问政 | 娄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