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建设,建文化强市,已经成为娄底发展的共识。文化建设,风生水起,方兴未艾,娄底大地到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和文明的风尚。
4月8日,“蚩尤故里·新化梅山”全国摄影大展与 “那山那水那人——美丽娄底”全国原创歌曲大赛在娄底揭晓,娄底市委书记龚武生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娄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旖旎。市内有清代名臣曾国藩故居等人文景观和各类风景名胜旅游点70多处。如何将文化成为娄底品牌,这将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文化工程。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推动城市发展不可低估的软实力。只有让市民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自觉地传承娄底市历代以来优秀的文化传统,深感家乡是一座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才能激发他们热爱城市、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和动力。需要大力培养娄底人民的人文精神,弘扬娄底人民“坚韧、勤奋、尚德、自强”的精神,大力推进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文化融入城乡百姓生活,并逐步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
随着娄底深入实施“六个四年行动计划”、融城战略、娄商返娄战略和对接融入大长沙战略的实施,娄底城市建设亮点频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为文化建设导向工程,强力推进“文化娄底”、“旅游兴市”两大战略使之与整个城市建设齐头并进,相得益彰,这种做法值得赞扬和倡导。
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点睛之笔,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全方位地加以推进。宣传、文化、教育、新闻、城建部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理应担负起主力军的作用。其它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亦应协同作战,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重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和完善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文化工程的建设,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
娄底是湖湘文化与梅山文化相交汇的地方,各县市区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资源整合成为“娄底品牌”浓缩对娄底工业城市的认识,从工业城市的当下打造出文化名城的印象,充分挖掘娄底的历史文化、梅山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强项目规划,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新内容,发展集文化研究、文化 创意、演艺娱乐、影视制作、旅游休闲、特色工艺品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着力培育文化领域新兴产业,推动文化业态和生产、传播方式创新,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娱乐产业。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化风情景区。重点抓好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新化山歌、曾国藩故居、女杰之乡等项目建设,利用一些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名胜景区,积极举办一些打响娄底文化品牌的活动,真正让娄底文化成为“娄底品牌”。
责任编辑:杨志慧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