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热点专题 湘中人物 民生地带 视听娄底 吃喝玩乐 湘中社区

首页 娄底新闻 梅山时评 正文

娄底“文化强市”战略激活文艺创作热潮

字号: 2015-04-13 16:35 作者:易南辉 来源:娄底新闻网 我要评论(0)

娄底,湖南最年轻的地级市,却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传承,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旅游兴市”两大战略,着力强化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力争将娄底建设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后花园”。

地域文化堪称宝藏。娄底是一个历代名人辈出的地方,有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的“九黎之君”蚩尤,有后蜀丞相蒋琬、元代曲坛大师冯子振、清代中兴重臣曾国藩、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有民主革命斗士陈天华、谭人凤,有中共早期杰出领导人蔡和森、中国妇女运动领袖蔡畅,有无产阶级教育家成仿吾、开国上将李聚奎、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油溪石拱桥、新化文昌阁、资江北塔、洛阳湾古建筑群等古代建筑蕴含着先人卓越的智慧。丰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绚丽多彩的地方文化:新化山歌“发思古之幽情,抒山民之豪兴”,带着山野露珠的清新之气,从云遮雾盖的山峦一路飘进了中南海;梅山武术神秘威猛、内外兼修,梅山汉子的彪悍刚烈从偏远山乡打进了世界擂台;兴起于明末清初的民间剪纸匠心独运,立意新巧,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涟源的“珠梅抬故事”把民间传说的许多故事象抬轿子一样一个个抬出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散发出独特的人文魅力不断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给人以美的至尊享受。

文艺创作方兴未艾。为强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实施,娄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为文化建设导向工程,全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立足湘中地域文化特性,切实加强题材规划,建立了“娄底文学艺术奖”等奖项,完善了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及评价激励机制,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通过组织举办“欢乐湘中·幸福娄底”群众文艺汇演、中国作家看娄底、美术名家画娄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推出了一大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如去年11月10日,由娄底市委宣传部报送的花鼓戏《钢之魂》、歌曲《公仆》和《涟水边》3部作品获湖南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今年4月8日,由娄底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蚩尤故里·新化梅山”全国摄影大展、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那山那水那人——美丽娄底”全国原创歌曲大赛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据悉,赛事得到了全国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唤起了娄底本土文艺爱好者浓浓的家乡情结,不但吸引了全国广大音乐、摄影人士来娄底采风创作,更是为本土文艺家搭建了一个观摩、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给娄底音乐、摄影人士提供了创作作品、展示才华的机会,极大了激发了本土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创作激情,他们深入娄底的山水之间,体验和感受家乡风物,努力挖掘表现身边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此次大赛组织了多次“中国摄影名家走进娄底”、“音乐名家走进美丽娄底”采风活动,按照“古韵新化·冬季风情”、“绿色新化·春季风情”、“热情新化·夏季风情”、“金色新化·秋季风情”和“青春新化·四季风情”进行,收到了近万张反映娄底旅游风光的照片。摄影作品《紫鹊界》、《五月的风》,原创歌曲《请到我家看风景》、《梅山姑娘》等精品力作,不仅融入了娄底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展示了娄底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此外,当前娄底书画创作也异常繁荣兴旺,形成了独特的“娄底书画现象”,这座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一次次引发中国文艺界人士和全国媒体广泛关注,已彰显出厚积薄发的文化发展优势。

文化产业前景广阔。文化产业在娄底尚属新兴产业。国内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潮流,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决策,娄底各项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文艺精品在各级大赛中的频频获奖,为娄底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绝好契机。特别是随着一系列文艺赛事的开展,文艺精品的问世,娄底的文化特色得到广泛宣传,如“蚩尤故里·新化梅山”全国摄影大展,凤凰网、新浪网、人民日报网、湖南日报、红网、和讯网等多家媒体参与报道,特别是腾讯QQ还曾连续一周用《紫鹊界》摄影作品作为封面。社会各界对娄底文化产业给予了极大关注,娄底发展文化产业的氛围进一步成熟,社会投资进一步活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市委政府已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投融资渠道、人才引进、市场准入等方面予以倾斜,强力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如文化旅游方面,娄底是一个古朴神秘的人间仙境,十五大景区200多处景点,双峰县曾国藩故居、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新化县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龙宫、世界锑都—冷水江市锡矿山、涟源市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集山、水、洞、泉、石之精华,凝奇、险、秀、美、幽之神韵,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精神于一炉,景象别致,文味十足。宣传、文化、旅游、发展改革等部门正积极探索挖掘民间旅游资源、民间传统工艺,全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同时发展涟源药王文化,疗养保健、梅山武术、体育运动等特色潜力行业,打造具有娄底特色的生活品质产业,文化与旅游融合,农业与旅游互动,形成了“山之恋、水之梦、花之缘、田之韵”四大乡村旅游主题线路,创建了一批有特色、有效益的休闲旅游区,文化旅游已声名鹊起,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编辑/姜友富)

Tags:文化强市 娄底 精神文明建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社区热点

微访谈 | 微直播 | 网络问政 | 娄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