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莽莽苍苍。在梅山这片神奇、美丽的大地上,欢快的山歌、神秘的傩戏、古老的梯田、勇武的湘军,相继演绎着这片土地上别样的传奇,那些人,那些事,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将美丽绽放于时间隧道,缓缓淌过。回眸,延续传奇故事、串起平凡历史的,是穿越千载沧桑的梅山文化。3月7日《娄底日报》的《“天下梅山”福泽“富厚娄底”》一文,以“天下梅山”、“富厚娄底”,精准地道出了娄底地域文化的的深刻内涵。
“天下梅山”源远流长,“富厚娄底”博大精深。在“梅山”前冠以“天下”,那是梅山文化走向天下,融入世界的标记,在“娄底”前冠以“富厚”,那是娄底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同等雄厚的见证,是娄底人自豪、自足、自信的宝贵财富。
“天下梅山”、“富厚娄底”,是430万娄底人精神的支撑点、灵魂的归属处。无论是1977年设立的涟源地区,还是1982年改名的娄底地区,在这一行政辖区内的娄底,全面覆盖的就是以“血性”为核心的梅山文化,已深得广大娄底同胞的认同。溯源而上,4000多年前的蚩尤文化,开始领读“血性”梅山的历史,从夏朝在娄底开始建制,到商周时为荆州属地,及至秦时隶属长沙郡、宋时设连道,娄底的梅山文化一直都延续着自己的独特“血性”,那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馈赠。
穿越千载,一路走来,梅山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穿透力,不断形成着自己的特色,丰富着自己的内涵。天下梅山,是走向天下的梅山,更是天下人的梅山,是地域文化走向天下的强势影响力,是地域文化主动融入世界的亲和力。
放眼天下,才能高屋建瓴长远谋划;融入世界,才能胸怀大局换位思考。梅山文化的“血性”因子历经千载沧桑,在自我反省中得到不断成长,在不断融合外来文化因子中逐步蜕变升华,“血性”加上“理性”的元素,让娄底人显示了独特的“知性”,激发了娄底的“灵性”,成就了娄底独特的文化个性,她既是内在文化的兼容,是国藩文化、湘军文化、药王文化、古镇文化、梯田文化的共同体;也是其他各种外来优秀文化因子的兼容器,她敞开胸怀、广纳百川,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傲,坚忍但不懦弱。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娄底人展示了自我的独特精彩。
娄底人,好样的!(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罗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