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图片频道 视频频道 房产频道 汽车频道 热点专题 民生地带 湘中人物 生活百科 分类信息 湘中社区 微娄底

首页 娄底新闻 梅山时评 正文

消肿“大班额” 深得百姓心

字号: 2013-04-22 09:17 作者:谢军 来源:娄底新闻网 我要评论(1)

央视《新闻联播》4月18日晚深度报道了娄底积极消肿“大班额”的具体做法,我们为娄底市委、市政府真正把民生工程办在了老百姓心坎上而叫好。

“大班额”是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种“城市病”,为了“对症下药”,娄底市委书记龚武生、市长易鹏飞亲自带领教育、规划、城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教室听课,充分调查研究“大班额”问题,并制定了消肿“大班额”的“四年行动计划”。随着城南中学紧锣密鼓的建设和吉星小学的建成,娄底迎来了教育发展的春天,化解“大班额”,成了全市振奋人心的大好事。娄底市委、市政府领导这种说了干,干了成,成则优的政绩观着实让人称赞。

“民心工程”,习近平曾下过专门的定义:即“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按照总书记的这个标准,娄底消肿“大班额”这项民生工程确实办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让百姓受益,密切了党群关系,无愧“民心工程”。但我们也看到过有些地方的一些“民生工程”,并非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没有办成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工程,反而成了“闹心工程”、“伤民工程”,干部辛苦不堪,群众怨气不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衡量一项民生工程是不是民心工程,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老百姓的生活。当前,要把“民生工程”办成“德政工程”,就需要像娄底这样,下大力气搞好“基本民生”,兜住“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归根结底,民生工程就是一个民心问题,只有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成为“民心工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领导干部有了娄底市委、市政府领导秉持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盼是百姓幸福声”的为民情怀,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多问计于民、敢啃硬骨头的功夫,民生工程就会实实在在地办成民心工程。政之兴废,在乎民心。为百姓办了好事、实事,不仅能深得民心,增强政府公信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的亲和力,能形成上下同心,凝心聚气,火热生动的发展态势。(编辑/严善家)

Tags:化解大班额 新闻联播 吉星小学

责任编辑:罗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社区热点

微访谈 | 微直播 | 网络问政 | 娄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