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依稀记得,去年发生在娄底的几起学校食品安全事件,涟源、新化等地部分小学生吃了配送营养餐中的牛奶、饼干之后出现身体不适。事情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和食品安全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对学生及时诊疗,将负责配送的相关公司库存的牛奶饼干等产品全部查封,学生很快恢复了健康并返校学习。事后,娄底市委政府痛定思痛,看到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重重隐患和极端重要性,狠下决心,出台了一系列全面整治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时近一年,效果非常明显,为广大学生及家长带来了福音。
去年10月,娄底市学校食品安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全面铺开;去年11月,娄底市在涟源召开学校食堂饮食安全百日整治行动调度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易鹏飞,副市长甘跃华等领导带队深入学校检查食堂标准化改造情况,并在会上从整章建制、人员培训、环境改造、设施完善、责任监管等方面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抓好学校食堂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突出抓好源头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生活饮用水设施及水源管理,严把食品关,严防投毒事件发生;要完善基础设施,堵塞安全“漏洞”,筑好“防护墙”,加强学校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彻底整治食堂内外环境,杜绝安全隐患;要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教育和培训,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培训合格方可上岗;要向家长宣讲食品安全常识,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要求各“一把手”亲自抓、常过问、勤督查、抓落实,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突出重点,分类监管,确保万无一失。
决策的力量和效果在于抓落实。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娄底市重点整治了学校食堂硬件不达标、责任不到位的问题,积极推动各县市区政府加大了对学校食堂改造经费投入,形成了县、乡、村(校)的经费投入机制,投入经费近1.5亿元,按照“一校一策”开展学校食堂硬件改造,改造学校食堂888家。今年4月份起,又开展了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整治行动,把整治的重点放在从业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的提升上、放在管理措施的落实上,今年预计全市还将投入890万元用设施设备完善和人员素质的培训提升。为强化责任落实,全市逐级签订《学校餐饮食品安全责任状》,细化各级各部门各学校的责任,在各县市区,形成了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学校的责任机制。在新化,各县直单位、乡镇(场、办)向县人民政府递交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各县属学校、乡镇(场、办)中心学校向县育局递交了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责任状。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把食品安全工作提升到了全局战略的重要高度。有的学校还组织了膳食管理委员会,广泛征求家长、学生、教师、村(社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了学生吃到安全、卫生的完整营养午餐。按照“合法合理”的要求出台了《关于学校食堂餐饮许可准入条件的指导意见》。按照“一校一档”要求,建立了学校食堂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岗位各项操作记录档案,分期分批对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所有餐饮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业务培训,已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人员达3000人。
此外,娄底各学校正在积极推行配餐制度和食堂工作人员卫生管理制度,吃饭期间,由校长试吃食堂里做出的每一道菜,班主任、值班员陪着就餐。所有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接受晨检,合格后才能走进食堂,并且先得更衣消毒。所有食品都有留样,并在容器盒上清楚标明数量、日期、菜名,储存在专用冰箱达到48小时以上。通过整治,娄底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逐步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在涟源市行知中学,食堂的采购、验收过秤、分类粗处理、浸泡、细化切菜到最后的精加工每步都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食堂内可看到各类食材摆放有序,还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换衣间,在进入操作间之前全部要更换统一服装和口罩。
据悉,截至目前,娄底全市1371家学校食堂已经有1084家完成整治改造并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通过持续推进整治,2014年年内所有学校食堂将全部实现持证经营、规范经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娄底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整治中,注重经验的总结推广,为学校餐饮食品安全整治扫清障碍,少走弯路,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学校食堂示范创建工作,开展量化分级和“放心食堂”建设,已在全市打造了110多家A级食堂和17家放心食堂,为整治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建立了示范标本。
通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娄底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的学校食品安全从人员培训到内部管理到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更为可喜的是,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已经出台并着力实施,整改提质工作仍在推进,如今,学校食堂管理到位了,学生吃的放心了,确保有了更好的精力去安心学习,家长放心了,老师放心了,这一系列的变化,也为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编辑/姜友富)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