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热点专题 湘中人物 民生地带 视听娄底 吃喝玩乐 湘中社区

首页 娄底新闻 梅山时评 正文

让劳模精神照亮“中国梦”

字号: 2014-05-05 09:03 作者:平常心 来源:娄底新闻网 我要评论(0)

“五.一”是全球劳动者的节日,劳模的事迹和精神再一次让我感动,把自己的工作干到了极致,让平凡的劳动焕发出动人的光辉,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人间的奇迹,用短暂的人生增添文明的光彩,这就是劳模。劳模的精神是永远的丰碑,屹立在人民心中。不同时代的劳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进。

劳模精神是“实干精神”

60年代的劳模傅海泉说“劳模是干出来的”。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劳模精神的本质。劳模是靠自的辛勤劳动赢得的光荣称号,每个人都是在工作中逐步成长、成熟的,没有长期的辛勤劳动,就不可能练就过人的本领,就不可能做出非凡的业绩,就不可能得到广泛的认可,也不可能成为劳模。第一代劳模黄宝妹,一生工作了60年,为了提高工艺,勤学苦练,练就了比别人多照看200个纱锭的本领;清洁工人时传详上班比别人多干,下班还干,成为了劳模.铁人王进喜用实干克服重重困难,把不可能变成现实,张秉贵从千百次的工作中练就“一抓准”。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每年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们来看,他们都是一线的劳动者,他们都是干出来的。

劳模精神是“钻研精神”

不用说两”弹一星”邓稼先,也不用说”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本身说是搞科学研究的。就是普通的劳模,在他们的工作中也是离不开钻研和创造的。60年代的劳模傅海泉在工作中创新了几十种刀具,建筑师王澍用心把传统留在建筑里,这些都离不开钻研和创造,没有刻苦的钻研,没有用心的钻研,他们的劳动就不会有提升,就不会有改进,就不会有技术进步,新中国建立以来的许多的第一,都是从一线工人的创造开始的.

劳模精神是”奉献精神”

所有劳模都是奉献精神的典范。首先是满怀对国家的热爱,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劳模们,他们都是从旧社会翻身过来的人,作为国家的主人,他们把建设国家,为国家奉献作为他们一生的价值追求,平凡的岗位是他们报效国家的平台,他们忘我地工作,为的是为国家贡献力量,王进喜为了摘掉中国平油帽子,拼命地工作,邓稼先、钱学森放弃国外国优裕的物质生活,到大西北苦寒之地搞科研。还有就是对人民的热爱,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传详说“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平凡的客服人员杨怀远几十年义务为顾客服务,用扁担书写传奇,他说“我为他人服务,他人为我服务”。是他们对为人民服务的注解,在他们心目中,服务人民就是服务自己,服务人民是他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他们一生追求。

“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人的集结号,是令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宣言,我们要以劳模精神为指引,在我们的工作中发扬“实干精神”,立足于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实苦干。我们要发扬“钻研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善于在工作中发现、思考、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为我们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更要发扬“奉献精神”。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真情是我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我们保持工作热情的精神力量,只有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恩之情,我们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完成我们的事业,只有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我们才能处处为人民群众作想,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为人民服务,才会想方设法去创新,同时也才能让我们不脱离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这样的我们才能更好在成长。(编辑/姜友富)

Tags:劳模精神 中国梦

责任编辑:罗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社区热点

微访谈 | 微直播 | 网络问政 | 娄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