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一大“法宝”。从“老实人”张思德,到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再到 “草鞋书记”杨善洲,在党九十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秀共产党人的楷模。在全国上下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更要把实干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培养,作为一种责任来承担,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为群众办实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正确认识,不虚、不偏、不空、不走样。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既是使命,也是分内之责。只要我们能深入、身入、心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做点事,不管事情有多小、多容易,只要常怀为民之念,常解群众之忧,常想群众之盼,以心交心,换来的就会是群众的良好口碑,换来的就会是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换来的就会是党群干群关系情意交融的浓浓“鱼水情”。
干部下基层,可以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对于干部而言,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得实惠,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坚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好诠释。
要怎样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谋福祉?不能盲目好高骛远、舍近求远。作为乡镇基层干部,主要任务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抓好做实,夯实党性之基,提高基层组织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是距离人民群众最近的群体,是老百姓了解我们党的“流动窗口”。“窗口”亮不亮,服务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情谊。建议借活动契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党员干部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建立严格权责统一的制度,加强监督和审计,确保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和人民群众荣辱与共。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一定要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应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对党委政府关于当前农村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事关民生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认真了解村级组织及村民群众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衣食住行到医疗保障,从子女教育到生活环境等等方方面面。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广大群众的需求,才能找准“突破口”,一件一件抓落实,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持之以恒。我们应经常倾听群众心声,“诚于心、敏于行”,务实进取,才能不断增进感情,共聚合力,夯实执政之基。(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罗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