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四风”以来,一些干部近一段日子感觉自己有“闲”了:吃请少了,会议少了,各类文件报告讲话材料少了,迎来送往的客套也少了。闲”下来以后,有的经常约三五朋友打扑克牌,玩个通宵达旦;有的“准时”下班后开车四处游玩,即使单位有事也找不到人……如此“闲”下来后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虽然是少数,但值得反思。(2013年12月19日 凤凰网)
纠“四风”,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整个政府机构作风俨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风清气正之风悄悄在部门内部之间兴起。不管是工作热情还是工作效率都得到了一定提高,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其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得不直视,“闲”下来后,干部私人时间多了,自由安排的时间也相应多了,和朋友碰面聚会的时间相应增加了,通宵也有精力了,而没有将更多地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
“闲”是为了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的事业需要只争朝夕的干劲。当下的改革发展任务繁重,来不得半点拖拉和耽误。一个人工作的时间也有限,怎么利用好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成绩,为人民做点实事。
“闲”下来以后,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就有更多的时间谋划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大计,有更多的精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这是一名共产党人在“闲”下来后应有的精神境界和事业进取心。
“闲”着,不是就真的闲着。要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我们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处理群众问题的能力等等,工、农、医、商样样要懂。政府工作,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能说会写,更需要学识渊博,统管大局。
纠“四风”,虽然不能说是完全彻底,但确实刹住了很多歪风邪气。干部有了更多的“空闲”,怎么利用好这些空闲时间,要多学习、勤思考,不能再形成懒惰之风,成一盘散沙。要利用好这个机会狠抓作风,特别是工作作风。任务分工是完成工作的基础,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统揽全局,但是在坚守好自己岗位的同时,要多为集体出力,共同将我们的政府打造好。
“四风”要纠,作风也一定要硬。不能给民众造成过犹不及的感觉,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家有劲一处使,树立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梁雄军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