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1月13日 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中国建设的新篇章,也将开辟改革开放的新路程。全会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键时期的盛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凸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
恩格斯曾断言,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革故鼎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而此次三中全会更关键的是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重新架构,分歧大,敏感度高。如果把35年前的那次全会称为“创业”,本次全会则应称为“再创业”。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任务之重、改革时间之急,以及整个社会对本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那种期盼前所未有。而本次提出的改革涉及十五个大项,十九个小项,改革涉及领域之宽、项目之细、部门之多、力度之大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公报中共提到了59次“改革”,比历史上任何一次全会的公报都多,比十六届、十七届的总和还多。应该说,我们在公报中看到了改革的总体部署,看到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看到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为期4天的会议在中国关键十字路口树立了里程碑,并揳下路标指引“向何处去”的新方向、新路径。35年的改革历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接力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部署未来改革全局的会议,也是一次关乎国家改革前途的重要会议,将决定着今后国家前进的方向,指引着国家经济建设怎么走、如何走。因此,作为中国这艘大船的乘员,不管是谁,都将从这次会议中获益。可以预计的是,像35年前那样,改革的全面深化将再次改变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并给整个世界带来重大影响。
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勾勒出的蓝图还重在落实。要让全国人民尽享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还需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将伟大的战略部署化为实际行动落地生根。相信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改革之花必将在中国梦的实现之路上绚丽绽放,改革的硕果也能够让全国人民所共享。(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罗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