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就是治吏”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始终把从严治吏贯穿于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全过程,切实把干部队伍管好。
现在有的干部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踢皮球”、当“二传手”;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这种“圆滑官”、“老好人”、“推拉门”、“墙头草”,说到底就是没有原则,不敢担当,这样的干部多了,就会“和稀泥”成风,歪风盛行,工作就会失去准头和方向,就会小事拖大、大事成祸,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从严治吏,要充分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针对现在干部队伍中缺少批评和自我批评,很多批评都流于形式的突出问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干部经常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存在的问题及时批评提醒,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纠正错误。
从严治吏,关键在于“认真”二字,真正做到以铁的决心落实铁的纪律和铁的制度。现在干部管理上之所以“宽”和“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抓、不敢管,怕得罪人、当老好人。这样下去,既害了干部本人,又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旗帜鲜明地讲原则、树正气,用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制度整治歪风邪气,使干部不敢懈怠、不敢失责、不敢腐败。
从严治吏,重在管早、管在平时。对干部要早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要严格经常性教育,打牢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根基,教育广大干部严守做人从政为官的底线;要严格日常管理,加强分析研判,对干部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要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引导干部心存敬畏、如履薄冰、谨言慎行。
从严治吏,就必须敢于碰硬、敢于从严查处。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敢碰硬,就是因为自身不过硬。敢于碰硬,就是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切实对照规范要求、制度规定查找问题,对干部违规违纪行为严肃问责,充分发挥问责的惩戒、教育、警示、预防功效;从严查处,就是要加大对违法违纪干部的处理力度,调查处置要从严从快从重。对不适合、不胜任现职岗位的干部,无论年龄多大都要从事业需要出发及时进行调整。
责任编辑:罗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