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是社会的毒瘤,这是人所共知的事。而网络谣言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以传统口耳相传的谣言所无法比拟的更迅速、多向的传播方式,渐渐成为侵害公民尊严、隐私和名誉,歪曲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损害国家形象的一大因素。
“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学胜等一批网络推手的锒铛入狱,让网络谣言这一社会现象露出了真面目,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深刻反思。我们每一个在网络世界游弋的网民,其实大多数都是一个拥有理性思维,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人,然而网络推手们之所以能够使网民们在谣言面前丧失识辨的能力,甚至甘当谣言的传播者,推波助澜使谣言风生水起,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信任感在民众中的严重缺失。再加上一些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让网民难辨真假,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那么谣言则可能愈演愈烈,甚至对社会秩序产生较大的危害。
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然而分析“秦火火”式的谣言,绝大多数有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这样的谣言即便是遇上智者,也难辨真伪,而事实上当事人即便不全如谣言所讲,也大多难得绝对清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从古讲到今,然而互联网时代,大众自由发言的途径更加便捷。我们在充分尊重公民表达意见和建议自由的同时,对于大众的声音我们要仔细倾听,对于谣言,我们更不能一味封堵,而应去“疏”,去查证,以查证的事实来辟谣。政府不但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运用法律坚决打击网络谣言,也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相关部门更应第一时间公布事实和真相。此外,作为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一份子,每一个网民也都需要遵守国家法律,加强自律,恪守道德底线,对于网络信息要尽力甄别,不断传播正能量,为网络的自由表达营造一个健康的舆论生态环境。(编辑/姜友富)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