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文风、改会风,正成为我们身边看得见、感觉得到的新变化——
12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新闻,正文不足一百字;12月19日,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客人,新华社通稿不到170个字;12月20日,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特首的两条新闻,央视时长不过3分钟。而几天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其简朴、求实的会风,更赢得了各方赞誉。
中央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正引领着全党作风建设的上行下效。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今天本报头版有关省委常委会议报道仅600余字,表明省委常委会从自身做起,转文风、改会风的决心。
文风、党风、政风本为一体,且与国家道德精神互相关联。如果任由不良文风蔓延,不仅在精神上疏远群众,对党的事业和形象也是一种损害。文风也是镜鉴——于事,文章上的空洞无物,照见的是作风上的慵懒散奢,人浮于事;于人,文章上的装腔作势,照见的是党性不强、修养不足。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本是常理。改文风,转会风,就要讲符合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讲有感而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在“短、实、新”上下真功夫。
如今,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已经在改进文风上作出了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优良文风,以良好文风带话风,以良好的话风促会风,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
说到底,文章的感染力源自情真意切,文章的深刻性来自于躬身实践。空谈还是实干,都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群众对此早有心得。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领导干部,要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这是改进文风的切入点,也是干部执政的基本功。(编辑/严善家)
责任编辑:罗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