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娄底表彰首届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 记者节里来看记者故事(6)

2018-11-08 11:04 娄底新闻网 谭洲伟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武海龙:扎根娄底,做党和人民的忠实“喉舌”

DSC_7542

(娄底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 武海龙)

武海龙出生于山西大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2009年7月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毕业后,便赶到娄底,匆忙安顿好自己的住处后,第二天便投入紧张的工作当中。

来到综合频道《娄底新闻联播》后,他发现“联播”的语态、表达方式、播报方式与《直播娄底》相比都有很大区别,“直播”的语态更为自然、民生,“联播”的要更偏向权威性和播报类。如果用《直播娄底》的语态和表达方式播《娄底新闻联播》,则会让观众感觉不庄重、不权威。

要想迅速融入“联播”,就要尽快适应语态、改变播报和表达方式。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武海龙每天都要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配音进行跟读跟说训练。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强化训练,终于完成了语态的更换,在新闻的表达上更为适宜。

除了日常的《娄底新闻联播》的播出配音工作之外,他还要完成各种专题片的配音。一个专题片少则两三千字,多则一两万字,又有时间要求,一遍配音下来,假如超时,还需要重新配音。完成一个5-8分钟的小专题片,在小小的、不透气的配音间里至少要待上一个小时,如果对时间要求精度高,甚至要两个小时左右。遇到长一些的专题片,在配音间头晕脑花、口干舌燥到“缺氧”也是常事。而且一旦开始配音,就只能咬牙撑下去,因为一旦出去透气,断了情绪,就只能从头再来。

他还多次主持全省、全市各项大型活动,如历届娄底春晚,历届沪洽周、粤洽周,历届湘博会,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第九届残运会的开幕式,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动工奠基仪式等大型活动。

在工作的同时,他还在不断学习。因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名播音员,不能只是传话筒,既要有学者的睿智,又要有记者的敏锐,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武海龙一直用心钻研播音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播音作品多次荣获全省优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娄底市优秀广播电视奖等。

舒雯:因为有爱,就有责任,就有激情!

DSC_7533

(娄底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舒雯)

14年的坚持,14年的热爱。舒雯以“亲切、自然、大气”的主持风格,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观众的认可,因突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被评选为湖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和娄底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14年来,舒雯一直负责《娄底新闻联播》的播配音工作,并担任首次直播的主播。另外,还负责《娄底人大之窗》《政协之声》《大事小事》《人才就业社保》等栏目的播音配音工作,和广告专题的配音工作、采访访谈工作;主持各级各类大型晚会和活动;播音主持和语言表达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公务员考试面试培训工作。

主创的播音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培养的多名学生进入名校就读、在各大比赛中勇夺大奖。担任省运会、省残运会以及国家及省部级领导来娄视察的解说工作,全市党代会、两会的现场解说和主持工作,担任娄底市春节联欢晚会、湘博会、群众文艺汇演、慈善志愿活动等各类大型活动的主持工作,担任所有电视直播节目的主持工作,担任各类朗诵、演讲活动的培训和评委工作等等。今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特邀她作为嘉宾。

14年来,舒雯从没请过一天年假,14年的每一个春节每一个节假日,她都坚守在工作岗位。2016年的大年初一,因临时改稿,正准备吃团圆饭的她只能匆匆赶去台里,近3个小时之后才完成工作。

舒雯的爸爸身体不好,做过4次大手术,但他在娄底手术期间,舒雯都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在单位、医院、家之间来回跑。舒爸爸生病后的8年里,每月要去长沙看病,她也是清早开车去中午开车回,绝不影响本职工作。

还记得,2014年全省第九届残运会在娄底举办,她承担了开幕式现场解说的工作。当时,她承受着来自身体的巨大危险,因为一个小肿瘤压迫了血管,医生说随时有大出血的危险,必须静躺,严禁离院。但为了不影响排练,她带上吊瓶在车里打点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乐观积极地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只为能顺利完成工作,对得起那份信任。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