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的碧云寺
草丛中的“石棺”
和尚的“石棺”
碧云寺原名碧云庵,是石冲口镇著名的佛教圣地,它始建于1736年,新修于2006年,是新化、冷水江市、新邵县部分村民的拜祭地。碧云寺坐落于茂林修竹中,四面环山,流水潺潺,空谷中梵音袅袅。整个寺院黄墙碧瓦,金龙盘柱,一片肃穆庄严景象。
而在寺院下面,就有一棺类似梅山地区棺材的“石棺”,孤独苍凉“停靠”在荒山野岭中。
原镇人大主席谭秀长告诉记者,“这就是民间传中的‘石棺’,说是碧云庵死去的长老,自己将自己葬在石棺中了。”
“这里还有石棺的门呢?”陪同记者而来的村民谭卫中也这样认为的,并扒开草丛荆棘指给记者看。记者注意到,在石棺靠东方的一侧,的确有一道若隐若现的裂缝,自上而下。
记者围绕石棺仔细地观察一遍,并丈量了一下:“石棺”为本地常见的花岗岩,露出土层的“石棺”高2米,长3.5米,成菱形。
经记者等人认真观察,最后确认,是巨大的花岗岩石裂开后,形成的“石棺”,和尚的尸体从“棺门”是不可能进入棺内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石棺”还是为碧云寺和佛教增加了无限的神秘感。
责任编辑:姜友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