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3日,新化县石冲口镇,在配合县政府“整理搜集旅游文化资源”时,该镇文化站向记者透露,在尧公寨村发现4棵约1000年的红豆杉树,并称天旱时,古树自己“会下雨抗旱”。
天旱时 古树自己“会下雨抗旱”
谭卫中说,红豆杉树有一个天大的谜,让他们无法解开:它们自己会下雨抗旱。每当天旱时,古树有时会下雨,“叶子有多宽,雨就下多宽。”谭卫中边说边用手指向天空,在空中划了一个圈。
“下多大的雨呢?”记者问。
“小阵雨,大概能够看到地上的灰打上一个小洞洞的样子。有时早晨下,有时傍晚下。”谭卫中回答。
路过此地的罗姓老太太,也同意谭卫中“树会下雨的看法”,但是她认为不是抗旱,“而是天要干起来了,是天气预报。”
红豆杉是“植物大熊猫”
“长这么大的树,最少有千年了。”谭卫中认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世纪冰川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1994年红豆杉被中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
对古树进行保护
为了保护千年古树红豆杉,该村在2006年,对露出部分树根的古树进行砌坎培土保护,对古寨主殿进行维修。
“对古殿边的3棵树,坎砌了2米高,长3.5米,花了约1万元钱;对民居旁的古树也砌了二方的保坎,用去5千元钱……”谭卫中介绍。
“过去红豆杉种子成活率不高,因为种子外边有一层‘白蜡’,芽难以突破,现在的人科学了,反复搓去种子的‘白蜡’,芽就长出来了。”谭卫中就是这样种植红豆杉的。
“全镇准备专业转型,‘发展旅游观光产业’的定位,是为了将打造‘一村一品牌’的格局,尧公寨村的红豆杉种子,就在温溪村种植了6、70亩,是古树的功劳。”石冲口镇镇长张红很是看重“自家的宝贝”。(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梁雄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