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数字里凸显民生温度(2)

——细看娄底市救助管理站这三年

2018-07-18 17:44 娄底新闻网 唐丽丽 邓向群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图片6

(为87名两年以上长期滞留人员办理集体户口 资料图)

图片7

(DNA数据录入公安部门的打拐系统和寻亲信息库 资料图)

9个月87人落户安家

长期滞留人员的户口问题,是救助管理机构最为困扰的“症结”所在。

流浪乞讨人员因“无户口”而“无权利”的尴尬境况由来已久,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渐趋明显。个人权利与户口挂钩越来越紧密,公民必须根据户口等身份信息来获得自己的相应权利,如医保、特困救助等,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户口,也无法享受这些法定福利和保障。

“很多流浪乞讨人员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能与家人取得联系,直接结果就是找不到原籍,也不能在娄底获得新的公民身份,成了人们口中没有户籍的‘黑户’。”刘雄军表示,没有户口,在生老病死的大事面前,不少人就只能坐以待毙。

这也给市救助站带来了现实压力。按照规定,对无法查明身份信息、在站救助时间超过10天的滞留人员,市救助站只能寻求站外托养服务,费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救助站列支。有人算了一笔账,去年5月前,由娄底市康复医院长期托养的无户口人员有90多名,市救助站承担的托养费就高达2400多万元。这让市救助站入不敷出,甚至捉襟见肘。

2015年8月20日,民政部、公安部从“治本”的角度,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提出按照职责分工,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和滞留人员身份查询长效机制,帮助其及时回归家庭。2016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落实无户口长期滞留人员户口办理政策。此后一年,虽然各地都在试点深化改革,也拿出了一些办法,但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没有较为可行的路径可走。

“当时还没有出台具体可执行、可操作的意见,甚至没有明确滞留时限,我们只能从其他政策依据中想办法。”刘雄军表示,市救助站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推动这项工作尽快落地。

最终,该站确定以滞留2年以上为标准,在湖南省率先启动为长期滞留人员办理集体户口工作试点。

2017年5月上旬,经过严格的寻亲信息和打拐信息比对后,第一批65名长期滞留人员以“救”为姓,落户于娄底市社会福利院,正式享受市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本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救桃红就是其中一员。2014年5月12日,娄底市巡特警发现了正在流浪的她,送到救助站后,工作人员多次与她交流,发现她口齿不清,也不会写字,初步判定为文盲和哑巴,且疑似精神异常。多种途径为她寻亲未果后,市救助站将她转入娄底市康复医院定点托养。

落户时,救桃红等人的人像、指掌纹、DNA数据全部录入公安部门的打拐系统和寻亲信息库,并进行了人脸识别比对。

“这些人员落户后,将‘激活’与自身配套的一系列公民权利,而不再是依靠福利机构的最低限度救济。”刘雄军告诉记者,这一举措实际上也可大大减轻福利机构的负担,使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不再涌积于救助站之类的机构,避免再次出现制度性救助不足、管理不力而导致的悲剧性事件。

今年1月,第二批22名符合条件的长期滞留人员完成落户。至此,9个月内,市救助站圆满解决全部87名长期滞留人员的户口问题。

期间,湖南省民政厅、公安厅正式出台《关于做好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无户口人员和弃婴(儿)落户工作的通知》,从身份界定、处理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给全省定下统一标准,并在审核、申报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时间规定,同时制定了分类分流安排和安置的细化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该通知将界定滞留人员身份的滞留时间进一步缩短至“6个月”,以惠及更多流浪乞讨无户口人员。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