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数字里凸显民生温度

——细看娄底市救助管理站这三年

2018-07-18 17:44 娄底新闻网 唐丽丽 邓向群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2015年以来,救助各类求救人员15000余人次;

已为87名两年以上长期滞留人员办理好集体户口;

通过“今日头条”发布寻亲信息72条,已全部找到亲人;

中心城区59个社区实现儿童之家全覆盖,建成各级留守儿童之家近千家;

……

半个月前,娄底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救助站”)站长刘雄军在救助开放日座谈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通过娄底新闻网现场云直播后,在网民中引起热烈反响。网友“曾经沧海”感慨“三年多来,做了很多实事”。

对市救助站的29名干部职工来说,这些数字的意义不同寻常,它们不仅见证了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体系正渐趋完善,更凸显了这一“基石”之上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

图片1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建平为农村留守儿童送上过年物资)

图片2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立坚介绍全市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图片1

(市原副市长刘益丈、市民政局邓志洪局长视察市留守儿童中心)

图片2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龚颖深入双峰县井字镇观祖村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图片3

(站支部书记、站长刘雄军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家里了解情况)

平均每天救助18人

“现阶段,救助管理工作的对象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困境未成年人。他们属于社会底层人员,是社会良知守护的底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一套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开放日这天,刘雄军当起了讲解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4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爱心人士进行宣讲。

事实上,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虽已施行多年,但仍有很多人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为消除这些误解,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满意度,民政部自2013年起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开放日”活动,全国各地各级救助管理机构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增进理解互动。

今年民政部将主题定为“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可要“兜”好这个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轻松。

2015年以来,市救助站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共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求救人员提供超过15000人次的衣、食、宿、医及返乡等救助服务,基本做到需救则救、应救尽救。

仅今年前5个月,该站共救助2731人次,其中精神异常43人次,老年人295人次。

“算下来,我们平均每天实施有效救助的就有18人,还不包括来站却不符合条件、被甄别出去的人员。”该站副站长陈新闻有28年救助工作经验,这个数字仍令他感觉压力很大。

“我们少救助一个人,数字上的区别并不大,但这就意味着,有一个人在娄底的街头流浪乞讨,可能正衣食无着,生命健康受到威胁,逐渐对政府和社会失去信心。”陈新闻说,“这就是失职。”

为了不让一名流浪乞讨人员失救,市救助站严格实行24小时服务接待制、首接责任制,规范各项救助措施,对救助人员一人一档,保障求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该站建立健全“双向”联动工作机制,打通社会救助的“奇经八脉”。横向与公安巡特警、城管等部门协作,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纵向通过在乡镇或社区设立救助服务站点,增设救助专干等方式,对流浪乞讨人员线索及时进行响应。在中心城区划出30个流浪乞讨人员可能出现的重点地段,特殊时期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救助无死角、无盲区。

娄底火车站原本是流浪乞讨人员集聚地,也一度是治安管理的重点难点场所。但这两年几乎看不到流浪乞讨人员滞留,家住月塘生活小区的胡女士已明显感觉到“安全感在提升”。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