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人·向未来⑦ |柯建立:扎根煤海立功勋
扎根煤海立功勋
——记娄底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煤业集团金竹山矿业有限公司一平硐煤矿矿长柯建立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琼露 通讯员 刘云芳 谢群欢
5月15日一大早,柯建立便坐着吊挂行车到了井下。自1996年参加工作起,他就与煤矿结下不解之缘。现在当了矿长,依然每个月要下井带班8次以上,从早晨一直到下午,与矿工同进同出。另外,平时每月还下井检查工作10次以上,了解井下情况,指导技术和生产。
柯建立今年46岁,是一位“煤二代”,父亲曾在煤矿工作30多年,他从小就对矿山充满特殊感情。1996年,他从涟邵技校毕业,来到湖南省煤业集团金竹山矿业有限公司一平硐煤矿,先后在掘进队和运输队工作。由于表现出色,2003年被公司保送到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采矿专业学习,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矿后先后担任煤矿技术员、技术主管、采区主任、副矿长,2020年6月担任矿长。面对矿井开采年限长、深层开采困难、采掘接替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他大胆改革创新,以超凡的胆略与睿智化危为机,一平硐煤矿分别被娄底市国资委和湖南省煤业集团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单位”“安全生产红旗单位”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荣获湖南省煤业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矿长”等称号。2022年,荣获娄底市“五一”劳动奖章。
从技术员到采矿工程师,从员工到矿长,他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努力与不倦奋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第一次下矿井的感受,他坦言“当时心情确实有些紧张”。那是1996年秋季,地面还有些燥热,可矿井里却阴湿而寒凉。那时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也没有行车可坐,刚满20岁的他提着10多公斤重的工具袋,一步一滑地下了井,一直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工作面。然后就是不停地打风钻、采煤,工点到了再一步步走上来,他感到全身的骨架似乎都散了。然而从不肯向困难低头的他,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上工了。在掘进队锻炼的一年多里,他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光荣。此后他又服从组织安排,在井下开了好几年运输机车,同样十分辛苦。在井下工作的日日夜夜,他对工人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在以后的一系列技术革新中,他总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矿工的工作条件,降低其劳动强度。“现在大家都是坐吊挂行车下井,还有热腾腾的中餐送到井下。”柯建立告诉记者。
在煤矿工作20多年,柯建立从来没有离开过矿井,他的根已深深扎入井底。无论是当掘进工,还是技术员、工程师,无论是担任安全副矿长,还是经营副矿长、销售副矿长,还是近年来担任矿长,他每个月下井次数达18次以上。“只有经常下井,才能及时掌握井下情况,更好地进行安全和技术指导,同时用最科学的方法多产煤、产好煤。”他这样向记者介绍。他已经完全把自己变成了矿山的一个小小螺丝帽,在这部大机器里发挥着平凡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煤矿,安全生产是摆在第一号重要位置的关键环节。多年来,作为煤矿主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柯建立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严格按照国家《煤矿安全规程》狠抓安全生产,先后组织一平硐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坚持“问题、目标、结果”三大导向,把“抓好标准化,达标上等级”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础工程,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矿井长治久安。通过整改与建设,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彻底转变了过去人们对煤矿“脏、乱、差”形象的感知。同时促进安全迈上新的台阶,2020年湖南省煤业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该矿召开。截至5月,该矿已连续实现10个“安全年”。
2021年,一平硐煤矿取得了高质量发展的喜人成绩。该矿全年产煤16.8万吨,完成目标任务112%,是近10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这一年,在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和湖南省煤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一平硐煤矿大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打造全省安全生产“标杆”企业。1月23日,全省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该矿召开。3月2日,全省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又在该矿召开,柯建立在两次会议上都作了经验介绍,为全省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发挥“领头雁”作用。
“我们煤矿已经为国家作了60多年贡献,我们要更加珍惜地下的资源,安全、科学、高效开采,把煤炭资源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想一直扎根煤矿干下去,看着祖国一天天强大富裕!”柯建立朴实而感人的话语,折射了一位共产党员和老煤矿人的赤诚之心。默默的坚守,默默的付出,是他人生最闪亮的底色!
责任编辑:吴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