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新闻发布 > 发布回顾

娄底举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05-31 21:42 娄底新闻网 潘琳 曾跃峰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IMG_2021

△5月31日,娄底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

娄底新闻网讯(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琳 通讯员 曾跃峰)5月31日,娄底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惠明致发布词。

陈惠明介绍,2017年中央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娄底市累计收到中央、省反馈涉娄生态环境问题135个、信访件1370件。截至2022年4月,已完成反馈问题整改销号87个,销号率64.4%;办结信访件1364件,办结率99.5%,其间查处相关环境违法案件948件。全国、省、市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共指出的78个问题,已整改完成57个,其余尚未完成的问题均达到序时进度。

近年来,娄底市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娄底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的79.7%提升至2021年的92.01%,PM2.5累计平均值从51μg/m3下降至37μg/m3,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全市纳入考核的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去年水生态环境质量省考断面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污染地块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省下达的各年度考核目标。2021年,娄底市水环境质量省考断面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市生态环境局获评第七届湖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和全市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坚决扛牢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政治责任

娄底市先后出台《关于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娄底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决议》《娄底市资江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成立市资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重要内容。

娄底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修订《娄底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以及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进一步厘清工作责任,细化具体整改任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和责任体系。建立整改工作常态化调度机制,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落实“一月一调度”,确保整改工作序时推进。成立高规格生态环境督导组,健全环保督察整改责任追究专项督导机制,对整改工作履责不到位、不作为等情况严肃追责问责。

以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力开展专项重点整治。娄底市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钢铁、电力、水泥、焦化、锑品冶炼等重点行业都完成超低排放和脱硫、脱硝、除尘改造。2019年开展采(碎)石场规范化整治以来,全市131家关闭采石场“两断三清”工作全部到位。开展关闭煤矿矿涌水问题专项整治,“关闭煤矿废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中确定了47个项目完成35个,79个关闭煤矿矿涌水治理项目完成53个,其他均进行了应急处理。开展饮用水安全问题、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污染整治等专项整改,娄底二水厂水源地跨区域整治全面完成,新化二水厂永久性水源地建设启动,建设滞后的1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现已正常运行,餐饮油烟、露天烧烤以及黑臭水体问题有效化解。开展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安全处置锡矿山区域历史遗留废渣7500万吨,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500亩,生态复绿面积达3450亩,植树造林超4.5万亩,较2013年,去年青丰河万民桥断面锑年均浓度下降86.1%,涟溪河民主桥断面锑年均浓度下降84.5%,两条河的砷浓度从2019年8月开始稳定达标。冷水江锑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娄底市完成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388家,淘汰小水泥生产线80条、关闭锑冶炼企业近100家、关闭石灰窑51家、采石场89家,300多家粘土砖厂全部取缔,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部退出,煤矿总数从108家减少至24家,韩家山煤矿、闪星锑矿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全市完成绿色矿山建设38个,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下降到36.9%。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娄底市累计完成6座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均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全市已建成36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今年正在建设16座污水处理厂,届时可实现全市境内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娄底市中心城区、双峰县新化县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实现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覆盖,娄底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改扩建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建成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和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对全市156家企业实行在线监控,对18个环境质量监控点位实行全天候全范围监控,率先在全省建成资江视频监控系统。

同时,娄底市深入推进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资江流域锑污染综合整治和涉镉排查整治,“千人以上”集中式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规范垃圾填埋场管理,对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实时监控全覆盖等一系列工作高效有序推进。4月初,全市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行动,排查出一批环境风险隐患,实行边查边改,努力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目前,娄底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辉回答了媒体的现场提问。

问:娄底市二水厂建在湘乡市境内,需要跨界取水,请问娄底采用了哪些措施来确保水府庙水源地保护?

答:水府庙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问题是一个难点问题,娄底市第二水厂水府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问题由来已久,备受广大市民和环保督查关注。

近年来,娄底市积极与湘潭市、湘乡市进行对接和协商,2021年签订了《娄底市第二水厂水府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协议》,联合发布了《娄底市第二水厂水府庙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方案》,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全面压实两市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建立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效管理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湘潭市负责辖区内水源地环境整治及监管保护责任,娄底市主要承担水源地环境整治和后期监管费用等应当承担的义务。

目前,娄底市第二水厂水府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已按工作方案要求全部完成。取缔了网箱养鱼,取水口周边设置了5个界标,3块宣传牌;建立了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2952米,S226交通隔离护栏1500米,新建了80立方应急池;修复了废弃的矿石加工有限公司场地7450平方米;新建了615个四格净化池,92个沤粪池;重建了2处生活出行码头,新建和改造连接村道760米;在取水口一级保护区边界、二级保护区交通穿越(湘黔铁路,沪昆高铁、S226)的进出端安装视频监控6处。同时组成工作专班,对娄底市第二水厂取水口附近实施更严格的保护措施,安排人员全天候巡查、值守,开展水面垃圾打捞,对游泳、垂钓等不法行为进行劝导等等。

监测数据表明,娄底市第二水厂水府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2021年度和今年1-5月水质均为Ⅱ类,完全符合国家对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

问: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中,娄底在执法监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近年来,娄底市依法查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中的违法行为,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48件,其中查封扣押17起、限产停产18起、移送拘留116起、环境污染犯罪12起,罚款金额7989.07万元。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宽严相济,彰显执法温度力度。娄底市坚持服务、监管与执法并重,精准把握管控目标和方向,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分情况处理,对于非主观恶意违法行为和轻微违法行为,采取审慎包容的监管方式,及时给予行政相对人指导和帮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教育、引导当事人自觉守法,让执法有温度,提升企业获得感;对于主观恶意或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依法严厉查处,采取查封扣押、犯罪入刑、损害赔偿等多种手段惩治环境违法行为,引导和倒逼企业不踩行为红线。

二是健全执法机制,提升执法效能。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实现了“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监管,切实防止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启用“双随机”监管平台对污染源实施双随机抽查,运用在线监控、无人机等科技监侦手段,提高了监管效率;推行案件办理专案组负责制,通过交叉办案、提级办案、重点案件督办等形式,加大了执法力度;建立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机制,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拓展了线索来源;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了执法行为。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执法基础围绕熟练掌握法律法规、执法办案和善做群众工作“三大能力”建设,强化能力提升,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赶超氛围,通过培训打造了一批执法尖兵、培养了一批教育骨干、办理了一批示范案件。深入开展执法大比武活动,围绕环保法律法规、在线监控、环境应急、环境信访、无人机操控、案卷解析、廉政教育等方面开展理论辅导和现场实战,进一步提升了一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能力。

四是创新监管手段,打造智慧执法平台。加强监控能力建设,打造了办公OA系统和监控平台互通互联的大平台,形成了环境监测、监管、监控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生态环境部门、重点排污单位、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参与、信息共享;构建了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和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两张网络,对全市156个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端以及18个环境质量监控点位实行全天候全范围监控,实现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监控、电力监控、视频监控“四合一”,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溯源、早预警、早处置,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不留死角、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