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种下文明的种子
——娄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随笔
前几日,在希望大厦红绿灯路口,一个孩子的举动触动了我。在妈妈牵着孩子急匆匆赶路准备闯红灯的时候,孩子停下了脚步,拉着妈妈的手说:“红灯不能过!”那稚气的声音一下子变的很有力量,传进每个人的耳朵,直穿每个人的心灵。娄底市正如火如荼开展创文建设,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文明的种子。
文明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的生活的基本要素,成为我们生活的良好习惯。笔者认为,创文营造的是一种氛围,而人人践行文明才是真正的目的。今年4月,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省级复查组进行了复审考核后,娄底通过了本次考核,这个成绩既是创文的成果,也是公民文明素养提高和思想进步的表现。
近日,娄底各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有的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社会中的知晓率;有的学校组织亲子活动,步入社区、走上街道拾捡垃圾、清除卫生等;有的开展“文明小卫士”实践活动,进行文明劝诫和监督。娄底二小和娄底四小利用家长会向全体家长进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宣讲,同时发动全体学生向亲戚、朋友、邻里、家庭和社区居民进行创城知识宣传,并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人”亲子活动;娄底吉星小学志愿服务队开展以“小手拉大手 文明齐步走”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放宣传稿和现场宣读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文明礼仪;娄底七中师生向过往群众发放创文宣传手册,学生们还主动清理社区内的废纸、塑料袋、饮料瓶、烟盒、烟头等垃圾;黄泥塘中心学校组织全校师生组成志愿服务队到附近小区的小广场开展广播宣传、清理健身器材、“文明小卫士”实践活动等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共有28所中小学开展了活动,参与人数近五万,发放资料十万多份。
娄底在创文创卫路上始终以“创建为民,让市民共享文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明确,成效逐渐凸显。从孩子的教育入手,影响一个家庭。用硬件打造环境,用软件深入人心。现在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垃圾桶,随眼可见文明标语。小摊小贩随意乱摆乱放现象不见了,农贸市场整齐规划,大声喧哗的少了,礼貌用语的多了。连孩子都可以做到的文明行为,我相信,娄底的大人们会做得更好。如此坚持,娄底必定能成为一个文明、开放、健康、美丽的新城。
责任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