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谢爱华带领学生李玄黄发明的DIY的“超能”安全书包,并已完成专利申报)
(一有时间,谢爱华便组织学生去户外探究大自然的秘密)
累并快乐着,她要学生把科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
曾经一段时间,“分数就是一切”的观念主导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偏向于基础学科,忽视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小学阶段,大家都认为只要学好语数外就好了,科学什么的都不重要,反正又不考,生活中也用不上。”谢爱华说。
2005年的一个科技项目,她带着3个学生努力了半年,眼看就要出成果时却被迫停止。有家长找到她,要求把学生抽回去加强语文数学学习,理由是:“如果跟你做实验能帮孩子考试加分,我就叫他跟你学。否则就是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
在那种大环境下,谢爱华的科普教学推动起来极其困难,一度陷入无学生可带的尴尬境地。
没办法,为了生源,谢爱华在担任娄底三小的科技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辅导员外,还必须自己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她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是快乐的,它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谢爱华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要学生把科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学生不用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演讲、辩论、科学实验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因此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有一次,谢爱华布置了一个奇怪的家庭作业:把一个生鸡蛋从四楼扔下来,怎么保证鸡蛋完好无损呢?孩子们接到任务后,查资料、做实验,绞尽脑汁找寻破解的方法。她原以为孩子们最后肯定会乖乖地来求教她,没想到两周后的实验课上,88个学生中有45个用自己的办法实验成功了。
去年第38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谢爱华辅导的“超能”安全书包、“一体式胶带筒”和“骨伤病人秋冬自理休闲服”都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引导他们用科技改变生活。
这3个项目中,由六年级学生李玄黄发明的DIY的“超能”安全书包获得了一等奖,并已经完成了专利申报。这个小小的书包,李玄黄给它赋予了多个新的功能,不仅改进了肩带和背部设计,提高使用舒适度,增加了荧光条和肩背按摩效果,而且将加装的雨披、耳机等进行了隐蔽处理。书包还隐藏了一块小小的太阳能充电板,可供应急照明、野外发送求救信号和给手机充电等。
“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的。”谢爱华认为,老师起到的作用就是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
责任编辑:梁雄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