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机在干涸的汝溪河里挖蓄水坑
村支书廖玉明正在组织抽水
娄底新闻网新化讯(通讯员 鄢吉)“现在我们村里正在启动第三轮抽水抗旱,每天动用二台挖机挖井挖蓄水坑,四台抽水机24小时不舍昼夜地组织抽水,经过3天3夜的灌溉,几百亩稻田又可以满满地灌上一轮水。到目前为止,我们村里还没干死一田一禾。”8月7日,新化县科头乡廖家村村支书廖玉明向笔者介绍说。
从6月底开始,新化县遭受了60年来罕见的严峻旱情,科头乡由于地处茅岭水库尾灌区,又加上该乡水库山塘少,水源缺乏,是新化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该乡的石章村等地,禾苗干枯,田地龟裂,塘库干涸,溪流断流,人畜饮水困难。在这场特大旱灾面前,科头乡赖以生存的集雨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汝溪河都已断流干涸。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看着正抽穗扬花、熬熬待水的水稻,廖家村村民十分心痛又非常绝望。以廖玉明为首的廖家村村支两委不等不靠,毅然挑起了全村的抗旱大事,自力更生,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力量,积极进行生产自救。廖家村是一个有6个村民小组、640多人口的自然村,汝溪河从该村横穿而过。廖玉明果断地决定向干涸的汝溪河要水。从7月25日开始,该村租赁二台挖土机,先在断流的汝溪河里挖井挖蓄水坑,然后动用四台抽水机提水,向全村数百亩良田实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轮番浇灌。
廖家村文书廖小安介绍说,村内原有抽水机一台,今年又紧急新购了一台,县水利局帮助支援二台。四台抽水机同时启动,不分昼夜地抽水,浇灌一轮全村稻田也要三天三晚,而第一轮抽水由于基础差一点,竟用了四天四晚。廖玉明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村抗旱的所有经费全由村委会负责,不要老百姓出一分钱,主要从项目资金、集体经济中提调以及借贷等方式筹措。”此外,该村派出一名村干部专职负责分水守水,一把锄头放水,从而减少了村内矛盾和纷争,也有利于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现在村里已经投入抗旱经费5万多元,投入劳工100多个,收效非常明显。
烈日当空,笔者与县水利局领导穿行在廖家村绿油油的田野上,看到抽穗拨节的中稻和满行的晚稻正茁壮地生长,拨开禾苗只见满田水汪汪一片。这里,全然没有大旱大干的迹象;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保民生、保稳定、促生产”抗旱救灾攻坚的典范在行动!(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梁雄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