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娄底新闻 娄底时政

杨懿文:全面落实河长制 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2017-04-06 09:02 娄底新闻网 潘琳 陈军学

DSC_3106

(会议现场)

DSC_3163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出席并讲话)

DSC_3099

(市委副书记何文君主持会议)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潘琳 实习记者 陈军学)4月5日,娄底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强调,要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市委副书记何文君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希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明华,副市长梁立坚,市政协副主席刘继清参加会议。

2016年,娄底市紧扣精准扶贫,安排5988万元投向贫困村,建设水利工程154处,解决了8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溉设施更新改造,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统筹解决农田水利“大动脉”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水利系统荣获全省水利建设“芙蓉杯”年度考核先进单位。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府庙水库专项治理,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新成效,防汛抗灾工作实现了“五个确保”。

杨懿文指出,全面实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保障水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央和省里要求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河长体系,同时要发动群众当河道警长、河道巡查员,当民间河长、当河段长,让每一段河道、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盯、有人管。

杨懿文要求,各级河长要坚决履行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不仅要负责河流“水质达标”,更要管好整个河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做到守河有责、守河尽责。要用系统思维推进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零碳”经济,创建零碳城市,推进退耕还湿与高效捕碳相结合,对“四水”沿线进行优化、提升,打造以自然与生态为核心的生态廊道。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推动机制,使“捕碳”草种植社会化,力争形成产业链。要把生态廊道建设与高速公路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与全域旅游结合起来,打造高端生态休闲旅游体验区。

杨懿文强调,要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当前,已进入汛期,各级各部门务必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围绕“保生命、保生产、保生态”,未雨绸缪,严阵以待。要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切实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和应急抢险队伍建设,认真做好汛前、汛中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要密切监视天气趋势和汛情变化,加强联合会商,确保分析研判精准有效。要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既要有效防范暴雨洪水带来的不利影响,又要科学利用好雨洪资源,适时拦蓄末端洪水,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要严肃纪律,当前正逢村级换届选举,决不允许出现人员空挡、责任落空,对在防汛抗灾工作中有令不行、组织不力、履职不到位的,要依法严格追究责任。要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抓紧修复水毁灾损工程,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区域排涝、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等4大类薄弱环节建设。

杨懿文要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保2017年解决11.34万、3年内解决36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切实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县市区要对行政区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负总责,做好项目确定、资金筹措、建设管理及水质安全工作。要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监管专业化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要优先实施城乡一体化工程,利用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供水。积极推进联村并网供水,以集镇和大的行政村骨干水厂为中心,推动供水管网向周边辐射,同步实施单村升级供水,升级改造行政村或自然村水厂。要坚持先建体制后建工程,落实专业化监管机构和管护主体,建立维护养护的长效机制,尤其要高度重视水质安全,杜绝水质安全事故。

杨懿文强调,全面推行河长制、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里的工作部署,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张希慧宣读全市2016年度“芙蓉杯”水利建设考核表彰通报。梁立坚作工作报告。(编辑/梁雄军)

DSC_3124

(各县市区负责人递交责任状)

DSC_3168

(会议现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