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载体 创建内容形式多样
新化县移民局紧紧围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开展跑步、登山、踏青、球类、棋类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迎奥运、祝奥运健儿创新成绩的主题歌会。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队伍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爱国、爱党、爱岗、爱移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为贫困移民捐款)
同时,新化县移民局还通过道德实践抓创建。两年来,县移民局通过“讲道德、有品行”一系列讲座,组织干部职工参与“道德讲堂”的交流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重点突出抓好“六个一”:听一首道德歌曲、看一部先进人物事迹短片、讲一个道德故事、建一个“道德讲堂”专栏、每月送一条经典语录、传统节日送一份吉祥祝福,有力地促进了全体干部职工及干部子女的道德品行提升,使遵守社会公德、践行家庭美德和修养个人品德越来越成为县移民局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使“讲道德、知荣辱、树新风”越来越成为干部职工的积极追求。
此外,县移民局还组织党员“义务奉献日”、“义务植树节”、“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组织党员干部进敬老院、慰问抗战老兵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促发展”知识竞赛、“我是光荣的移民工作者”演讲比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化“厚德、重义”精神等大型活动,为文明创建活动注入了新活力。先后投入25万元对全县90名特困移民大学生进行奖励,投入6万元对移民系统的76名干部子女、在校期间获奖或考上本科的学生进行奖励,成立了“学雷锋见行动”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向贫困移民捐款捐物,“一对一”帮扶,培训生产技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强化管理 创建机制日臻完善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工作管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新化县移民局组织修订了《新化县移民局机关管理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了包括学习、会议、考勤、财物管理、工作目标管理、效能追究等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使机关管理更加规范,运转更加有序。坚持把抓好机关综合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构建文明和谐稳定的机关环境。
为建立一个宽松和谐、严谨高效的文明机关,打造一个“净、齐、绿、美”的美好家园,县移民局新建现代化标准篮球场地、增加机关绿化覆盖面积、添置办公区域和机关大院的文明创建宣传标牌,为更好的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同时,新建公示栏,要求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资金监管及时公开公示,确保阳光行政。此外,县移民局还认真落实“转变作风,争做优秀党员”的工作要求,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智能型、勤政高效型、公正廉洁型、勤俭节约型、卫生文明型“五型”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移民局的社会形象和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在深化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新化县移民局持续有力地抓好移民稳定和增收这个中心工作,不断推进全县库区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新化县移民年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1215元增长到2016年的6493元,年均增速达43%,全县新增28个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5万人解决安全饮水、移民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6年以来,新化县开发和培管杨梅基地5万亩,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杨梅种植县;种植有机茶9000亩;油茶12000亩;蜜桃5000亩;发展蔬菜大棚8000个;开发大水面养鱼5万亩;发展规模养猪小区20个,年出栏商品猪60万头;培育和扶持库区龙头企业4家和重点移民专业合作社11家,目前,库区产业年产值超过16亿元,极大提高了移民生活水平。新化县移民局也获得了广泛认可,被评为全国移民后扶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十年评为全省全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评为全省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九年进入全县千人测评前三名,连续7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2017年5月,水利部移民局副局长杨嘉隆来新化调研,对新化十年来的移民后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新化移民工作经验可向全国推广。2017年7月,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以“新化县做好“家”字文章,打造全国移民工作样板”为题,经省委书记杜家毫签发,报中共中央办公厅,送中央领导传阅,新化县移民工作先进经验推向全国。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文明标兵单位创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偶得,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全员动员、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全民创建活动。对此,县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玉平表示,将再接再厉、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努力促进新化县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推动全县移民工作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真正实现以“文明创建促进水库移民事业发展”的目标。(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姜友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