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新闻 > 新化县

新化县白溪镇发现北伐功臣、抗日将领刘保定墓地

2014-09-17 16:31 娄底新闻网 张计平 龚臻华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白溪镇岩塘村刘保定墓地

北伐功臣、抗日将领刘保定墓碑

刘氏族谱记载:刘保定戊寅年十月初三终葬

娄底新闻网新化讯(通讯员 张计平 龚臻华)日前,笔者经多方打听、寻找,终于找到了北伐功臣、抗日将领刘保定的墓地。

刘保定,字一之,1900年出生于新化县时雍镇(现在圳上镇)锡溪村(现在的董溪村)。入读新化县时雍高等小学、县立初级中学毕业。早年加入湘军,任湘军第一师司令部中尉副官。1924年4月,刘保定到达广州,由邓演达、金佛庄介绍加入国民党,并由谭延闿推荐投考黄埔军校,被录取。毕业后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在江苏龙潭战役中受伤。历任国民革命第六军第十五师连、营长,浙江省保安第三团上校团长,浙江警备师少将参谋长。1932年1月,任第87师第261旅副旅长。“一·二八”凇沪抗战爆发,2月初,与该旅旅长宋希濂率该旅开赴淞沪增援参战。1937年刚升为少将师长,在烟溪与日血战,受伤后仍坚持抗日,1938年秋病逝。

刘将军病逝后,由其部属护送回乡,葬于新化县白溪镇岩塘村。由于年代已久等原因,刘保定将军卒年有多种记载,一是刘氏族谱和王耀武部属陈日襄撰文:戊寅年(1938年)十月初三;二是墓碑:戊寅年九月十二日;三是零散回忆录:1937年刚升为少将师长,在烟溪遇日军空袭而殉职。

刘保定在圳上镇董溪村育有一子一女。其子女现已故去,仍有后辈存在,为将军扫墓。

延伸阅读: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嘱湖北隋县县长陈日襄敬撰

君讳华朝名保定字庆三,新化时雍乡人也。生而聪颖有远志,由县立中学毕业,自动入营,方公伯雄任军长调为副官,癸亥秋孙大元帅广州蒙尘,随军靖难得力,保送黄埔军校第一期,卒业参加惠州战役,肉搏攻城,身中数弹,未肯退卒,能歼灭凶顽,奠定革命根基,北伐军与君因创口未复,奉命募兵三湘,会师江左,定鼎南京,擢总司令部补充第六团团长,旋调残废军人教养院长,陆军教导队教育大队长,教导师第一团团长,第八十七师二六一旅副旅长,其上级主管均系同学,君年方及壮,顾盼自雄,初不认阶级为意,其同学变极爱重之,一二八事变君随部驻上海首撄其凶,昼夜与友军蔡军长廷楷节节布防,日冠不得溯江而上,首都镇静,庙堂得以运筹决胜,君实与有力焉,画上闻升二六一旅旅长,并颁陆海空甲种奖章奖状各两份,嗣调保定新兵训练处长编练处补充第四团团长,陆军第五十一师副师长,七七事变起。战术武器日益新奇,既感学茺复负伤闲散斗志加入陆军大学特别班受训,心得殊多,结业后升五十一师师长,吐血病发,告假归休,卒于里,时戊寅十月初三日也,家无余资,未开吊,葬岩塘金台山之原,呜呼!君遇方公得于第一期参加黄埔,校长蒋公继由党政军领袖,被选今国民政府主席,其余教职诸君子分由高级干部,累迁文武大员,方公以教育长连总指挥,同学递升军事官员,风云际会,极盛一时,可谓荣矣,无如方公倦勤,君亦见阻,尽个人之努力而中止于师长与其他同学绾军符寄疆命者又不可同日而可语矣,颜渊好学而短命,李广数奇不封侯,惜哉,观其十年将校,死无余资,百战疆场伤不后退,其忠义亦有多者矣,身为元首门生,出入境国府及任何军政机关,知与不知无不倒屐,岂非所谓附骥尾而行益显者欤回忆癸亥在粤同乡,年相若,学历官级相同者数十辈谈及黄埔,掉头不显而君不独见几则砥名励行青云遇合亦有数存乎其间者耶,君亦可含笑九泉者也,群生于前清光绪二十五年已己。(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