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新时代的奋斗者】 医者仁心铸大爱——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医护团队

——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医护团队

2018-04-10 16:28 娄底新闻网 罗治勇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他们,在为人民健康奋斗的路上披荆斩棘。

他们,在矢志追求医学的事业中悬壶济世。

他们,在新时代的号角里创造生命的奇迹。

48载发展史,一个个精彩案例正在湘中大地辐射省城内外。

48载医患情,一幅幅烫金锦旗正在讲述和谐医患至爱仁和。

48载风雨路,一代代医护精英正在续写创面烧伤新的辉煌。

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中,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病室“一班人”精诚团结,同心协力,啃下了一个个烧伤治疗领域的“硬骨头”,解决了一批批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为数以万计的烧伤及创面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福音。

一路走来,病室先后被授予“中国烧伤创疡娄底科技医疗中心”、“娄底市烧伤整形治疗中心”、“娄底市烧伤整形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娄底市创面伤口修复中心”;是“中国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创面防治与组织损伤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会”委员、“湖南省烧伤整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娄底市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 单位。得到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图片1

(新世纪初病室团队成员合影)

一群人一条心 肩扛医者使命

1970年,原涟钢医院(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结合涟钢产业特点,开启了救治烧伤患者的里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48年间,烧伤科整形科的医疗条件和环境设施不断改善,病室换了一次又一次,医护人员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始终不变的是全体医护人员以技术和质量为生命,把病人当亲人,救死扶伤,情系患者,用心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回想烧伤整形科的发展,全省首批烧伤治疗专家,现年80岁的开科老主任李茂珍告诉记者,“那时候烧伤整形科作为普外科的一个病房,只有七八张病床,一间病房都有好几个大面积烧伤病人,也没有可以升降的高低床,监护条件和设施都不太好,但是那时候我们工作热情都非常高,一门心思救治病人,尽快减轻他们的痛苦。后来,许多患者家属将到长沙治疗与我院治疗的情况做了对比后,发现治愈程度不相上下,且费用更低,此后,病室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变大,成了医院的特色专科。”

诚如老主任所言,病室成员心无旁骛,任劳任怨,在烧伤治疗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厚积薄发,经历几代烧伤科人的共同努力,团队战胜了各种困难和压力,攻克了各种难关和挑战。

图片2

(团队在为烧伤患者实施手术的忙碌现场)

聂辉是烧伤整形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她和同事们有效救治了很多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患者,烧伤面积最大的达100%;除了救治单个的患者外,她和同事们已数次成功救治过成批烧伤面积在90%以上的患者。

一些严重烧伤的病人刚被送进医院时,惨状常常令人不忍目睹,而病人的护理工作也异常繁重。给患者换药、帮病人翻身,夏天从病房出来,护理人员经常是浑身衣服都湿透了。

刚到这个病室时,她曾经有一段时间几乎吃不下饭。“后来也就习惯了。”在这个艰苦的岗位上,聂辉一干就是24年。

很多医护人员坦言,睡觉做梦想到最多的是病人的情况好点了还是差点了。

去年8月,病室主任周勇的妻子刚生完孩子,此时几个烧伤患者的病情也到了手术治疗关键阶段,而作为病室“领头雁”的他陪伴患者的时间反而多于照顾妻子,仍坚持为患者查看病情,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默默付出让患者获得了新生。

聂辉告诉记者,“晚上最害怕接电话,一接电话指定是科里有事,有重症病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还有一些比较难的操作需要去指导。有时候深更半夜还赶上雨雪天,当时心里可能也有畏难情绪,但是一走到办公室穿上工作服,感觉就是上了战场一样,精神状态立马就来了。”

加班加点是病室医护人员的常态,尤其是晚上看到陪护病人的家属睡着了,考虑到家属整天呆在病房也非常辛苦,护理人员还是没有叫醒家属来帮忙,坚持每隔几个小时帮患者翻身,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

护士罗楚云怀孕后,一直到临产的那天,仍然觉得自己应该没有这么快,应该还有几天才生……

还有的护士担心病室住院病人多,从其他科室调过来的护士对一些烧伤护理流程还不顺手,便提前结束休息来病室上班了,这已成为护理人员的一个职业习惯。

不少医护人员表示,有时给家里打电话说一个小时就能下班回来,实际上两三个小时可能还没回去,后来家属都习惯了。

“走到病室就感觉是上了发条一样,必须把这些事情做好。”已经成了病室全体人员的集体共识。

由于住院病人多,一些受伤严重的患者对用血需求持续增大。对此,院长易军波、党委书记左建辉等医院领导,已记不清是多少次挽起衣袖,义不容辞带头献血,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让爱心为生命接力。

一路走来,病室不断健康稳步发展,通过搭建了与国内烧伤业界顶尖医院的全方位对接机制、购置了新型医疗设备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了软、硬件水平,形成了湘中地区及不少外省烧伤患者心中的福地。

2010年,病室接到贵州六盘水地区打来的求救电话,一位男子因触火烧伤严重,请求前往救援。面对千里之外的呼救,去还是不去,团队本能的反应是救死扶伤,了解到对方烧伤程度、病情状况等信息后,医护人员不顾劳累,星夜驰骋,展开千里生命接力,把病人从所在山区接到医院救治时已是凌晨两点……

一次,新化一位烧伤比较严重的60多岁的老人,在病室经治疗康复后,老人家不愿再回去了,原因是家里条件比较差,医院照顾得好,年轻人比较多,对老人在感情上理解的多,医务人员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4、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为医院授牌“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培育单位” (1)

(2017年9月,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培育单位”正式落户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标志着娄底创面修复技术迈入“国家队”行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创面与组织再生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右)为医院授牌。)

大医精诚 让生命的季节永远是春天

病魔总无情,医者有博爱。去年,涟源市桥头河镇的65岁农妇张先梅在救火时因吸入过多浓烟窒息昏倒后,面颈部、肢体、躯干大面积Ⅲ度烧伤,85%体表深度烧伤、中度吸入性损伤、低血容量性休克……

对此,病室紧急制定多套抢救方案,经过四个多月的积极抢救治疗,医院先后为张先梅做了四肢焦痂切开减张、创面焦痂切除、自体+异种皮移植修复等20多次手术,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同时,病室考虑到患者本人能供手术修复的皮肤极度缺乏,为彻底封闭患者残余创面,最好的选择就是从患者直系亲属身上取皮移植,且这种手术的临床治疗效用已得到业界的肯定和推广。儿子颜文武力排众议,当即表示“割皮救母”,积极配合医院为自己的母亲送去了生命的曙光。

“这名患者的救治对我们病室来说还是有很大挑战的,一是患者烧伤创面相当严重,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完整的皮肤,并且年事已高,身体也非常弱。”

周勇主任是该科的学术带头人,每次手术都由他亲自主刀。他告诉记者,有时因病室工作太忙碌,手术做完后都是直接扒拉点盒饭又接着连轴转。有时出差在火车上,甚至在睡梦里,心中思考和牵挂的还是患者的治疗。

面对家庭经济窘迫的张先梅一家,医院领导既被颜文武“割皮救母”尊老孝老的义举深深感动,又特事特办,发挥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由医院为其垫付了100余万元的医疗费用,并号召全院职工“帮困济贫”,向患者伸出援手进行爱心接力。

患者的女儿颜文华哽咽地说道,能得到最么好的救治效果,遇到这么好的医院,遇到把病人当亲人的医生,是家人最大的荣幸,这份恩情,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好好报答!

医人医心,仁心仁术。同样,55岁的周文明生来怕病痛,他坦言50多年来一直对医院充满恐惧,甚至“讳疾忌医”。

去年底,周文明因在家不慎被烫伤后在当地用民间偏方进行涂抹治疗,结果伤情持续恶化。不得已来该病室求医,当看到医护人员一个个面带笑容,贴心为他服务时,心中的担忧立刻消失了。治疗期间,周文明两次想请周勇吃饭,发送微信红包表示感谢,都被周勇婉言拒绝了。

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周勇认为,病人来医院就是看病的,不是请客送礼吃饭,把病人的疾患治好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

大医精诚,大德难忘。欣喜之余,作为诗词爱好者的周文明才思泉涌,满怀激动和感恩之情,把住院治疗期间的亲身经历和最真实的感受,一口气作了20余首诗作,做为“特殊礼物”送给医护人员,奏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交响曲。

IMG_6974

(患者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既是对病室精湛医术的褒奖,也是和谐医患关系的最佳诠释。)

在过硬的医疗技术、有效救治率的保障下,患者的口碑效应日益凸显。“患者送来的锦旗多到一间面积近30平方米的办公室都挂不下。”周勇表示,也正是如此,科室的美誉度与日俱增,不仅每年收治了全市7-8成的烧伤患者,还有不少贵州、广东、四川等省份的患者慕名前来就医,“目前共有45张病床,长期在床率维持在40余人。外院转过来的患者在每年收治的病例总量中占到了1成”。

图片5

(新一代的医疗专家团队竭诚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精益求精 治疗水平获国外同行点赞

同样,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赞许——

省内一些顶尖医院的烧伤权威专家在业内会议上赞其是省内烧伤治疗领域的元老单位及学习榜样;2011年,欧洲烧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国里昂大学让克(音译)教授在医院考察期间,了解到该科室创造了诸多救治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奇迹后,竖起了大拇指,连称不可思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的救治能力,近年来,烧伤整形外科相继与国内烧伤治疗领域的顶尖医院——湘雅医院、省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在广泛层面上形成了合作机制,除了派专人去上述医院进修培训外,还与其形成了专家对口支援的业务强化通道。

图片6

(法国职业健康医学博士Dr.Godron(右五)一行来病室考察)

对于科室取得今天的成就,周勇对各方的支持连用了几个“感谢”予以表达,同时他也坦承,烧伤患者在容貌、肢体功能、心理和思想上所承担的包袱很重,为了帮助其出院后更好地走向社会,解决烧伤治疗领域共同的难题,该科室今后也有了相关规划:临床工作中不光要给烧(烫)伤病人最强有力的支撑,也要在疤痕防治、畸形矫正方面加大投入,最大程度地改善、恢复病人的肢体功能,还要在心理疏导、思想开导方面拓宽康复。

“我们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和信心,虽然有时帮患者换次药就需要2-3个小时,但是治好了病人,则是对自身价值追求最好的肯定,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周勇如是说。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关怀,总是去安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医疗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给无数患者送去温暖,带来希望。他们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中彰显本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护人员的崇高职责,他们怀揣梦想,在新时代的阳光路上,牢记医者初心,用敬业和奉献精神唱响了一曲曲爱的赞歌。

他们,是新时代伟大的奋斗者!

记者手记: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是新时代“健康守门人”的责任担当。抢救、治疗、巡视、监护……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医疗团队迎难而上,用精湛技术和贴心服务,抚平患者痛苦,重燃希望,使千万个家庭更加幸福安康。圣洁的白衣战士,用生命的芳华擎起博爱的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记者 罗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