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个特殊的“秘境”,收治患有疾病的新生儿宝宝,人们戏称它是“哑科”,与儿科病房不同,这里没有咿呀学语和“十万个为什么”,也没有新手父母的陪伴照护,这里就是娄星区人民医院(娄星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2022年12月中旬,在奥密克戎病毒最为肆虐的时期,很多刚出生的小宝宝也没能幸免于它的侵害,新生儿科病房里每天都不断地有确诊患儿入院。面对新生儿宝宝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日夜坚守,组建起专业化的“托儿所”力量,对小小患者们给予格外细心和专业的照护,全力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用血肉之躯筑就阻击病毒的“硬核”防线。
△图为娄星区人民医院(娄星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以身为盾 阻击“奥密克戎”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生儿科病人日益剧增,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从医院产科出生后直接入住新生儿科,有的辗转多家医院最终来到这里,更多的则是从周边医院紧急转入。面对医疗救治的繁重压力,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奋战时刻”,在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多数医护人员全部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要求休息,始终坚守在一线。
△图为新生儿科主任童霄更是身先士卒奋斗在第一线。
新生儿科主任童霄更是身先士卒奋斗在第一线,承担起24小时的全部出诊工作,时刻掌握着新生儿科患儿的病情变化。白天查房晚上值守,52个小时的连轴转让科室同志担心不已。“在与病毒对抗的战场,我们都是战士!作为医生,患者性命相托,我们定当全力以赴。倾尽全力救治每一个小生命,这是医者的使命。”童霄这样说着,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图为新生儿科副主任陈伟顶着高烧坚守岗位。
新生儿科副主任陈伟,坚持轻伤不下火线,顶着高烧与科室同事一起坚守岗位:“每一个宝宝的身后都是一个家庭沉甸甸的爱与期盼。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新生儿病房的灭菌级别与防护措施都更为严格。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必须一日一人一换,污染后及时更换。”
△图为医师姜霞坚守工作岗位。
普通人一旦出现发烧、浑身疼痛、咳嗽等症状,马上可以卧在床休息。然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师姜霞,发烧39.6℃,头痛欲裂,全身寒颤。主任童霄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好意。说“主任,我不能走,科室人手不够,我加吃1片退烧药,等下就会好些。”继续默默地坚守工作岗位。姜霞并非钢筋铁骨、百毒不侵,她也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凡人,身后也有父母、子女的牵挂,但是她更懂得身披一袭白衣,就得敬畏生命,不辱使命。
医者仁心 疫情无情人有情
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需尽非常之责。新生儿科护士长周晓东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不分昼夜在病区坚守,实在困乏了就在值班室休息一下。凌晨,她又会拖着极不舒适的身体,来到病床前查看一个个患儿。同事劝她回家休息下,她说:“不回家了,待在医院,防止突发状况。”根据工作需要,周晓东要对医护人员合理排班,保证正常服务患者。为了照顾大家,她自己超负荷运转,每天穿梭于病床之间,关注着监护仪等设备的各种参数变化,用耐心细致的态度和无微不至的照护,默默守护着宝宝们。
△图为新生儿科护士长周晓东正在查看一个个患儿。
“护士长,我们也驻扎在医院,有需要随时叫我。”在周晓东的感召下,护士们为更及时完成科室任务,纷纷选择住到科室,尽管大家还在经历病痛折磨,但仍勇毅前行,每天两点一线,两班轮换毫无怨言。作为生命的守护者,他们要做的就是赛跑,既要跑赢时间和病魔,也要跑赢自己,克服身体不适,放下家庭和牵挂,全力做好患者的救护工作。
义不容辞 身心难忍亦坚持
在新冠感染呈高发态势的当下,每一位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感染新冠,每一位孩子感染了新冠的父母都多少有些惊慌。“在这段特殊时期,我们不是他们的亲生父母,事实上却扮演着父母的照护角色,我们不能停下。”医生朱艳辉她主动放弃陪伴,选择在岗位坚守。当主任童霄要他早点回家下次再来补病历的时候,一向工作严谨、责任心很强的他焦急地说道:“虽然很累了,但患者的事情没有处理完总觉得不安心,病历没有写完、没有写好总觉得心里堵得慌。”
△图为开辟的新生儿二区(新冠病毒感染区)。
新生儿科护士谭偲在朋友圈说:虽然累点,但实现了5楼病区患儿零感染。
据了解,新生儿科在新生儿科编制床位基础上,在8楼开辟了新生儿二区(新冠病毒感染区),增加10多张病床,并从新生儿科原有医护人员中抽调3名医生、6名护士。两个病区虽然人手少了,但每个人都坚持着,只为将每一位急需救治的患儿救治好。他们以高度的使命感、职责感,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始终以昂扬的战斗姿态投入在这场疫情救治的阻击战,把自己的全部力量汇入到这片爱心涌动的汪洋之中。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这是誓言、是使命、是担当、更是行动。面对当前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在迎接新冠病毒挑战的最前沿,娄星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一次次白衣执甲,逆行而上,为救护每一个生命奋斗在前线,冲锋在一线,他们是这个冬天里最温暖的存在。(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海波 通讯员 刘嘉 刘福芝)
责任编辑:张海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