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关闭退出采石场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娄底市·柳永和采石场生态修复效果)
(娄底市·四季采石场生态修复效果)
(涟源市古塘杉凤采石场生态修复效果)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整改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娄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部署出台了《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娄底市采石行业集中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娄政办函〔2021〕22号)。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全面开展采石行业专项整治,对全市关闭退出的131个采石场进行系统生态修复,全市通过“坚持高位推进、抓好组织落实、分类系统管理、拓宽资金渠道、实施挂图作战”等系列主要工作做法,对关闭退出的采石场,通过实施覆耕植土、植树种草、清运废石堆、回填矿坑等措施,有效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清除了危岩体,设置安全警示牌和防护栏,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为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关闭退出131个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已全部完成。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进
为全面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娄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闭退出采石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始终坚持把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县市区就生态修复资金筹措、生态修复方式及组织管理形式开展现场调研,专门听取专家、基层工作人员建议,部署安排全市关闭退出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要求生态修复工作必须年内完成。在实施过程中,对修复不力、进度滞后的县市区有关领导进行约谈,彰显坚决生态修复到位的决心和担当,形成聚力攻坚的氛围和导向。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指示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由娄底市采(碎)石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出台《娄底市关闭退出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方案(娄整治办发〔2021〕5号)》,成立工作专班,局党组书记刘新文、局长朱昌美为办公室主任,建立娄底市生态修复专项工作微信群。同时各县市区成立县市区长任组长的关闭退出采石场生态修复推进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高位推动下,全力做好关闭退出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
明确职责分工,抓好组织落实
在市整治办统一领导下,全面开展关闭退出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工作,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组织协调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抓紧推进,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
因地制宜施策,分类系统管理
根据矿山所处地理位置是否为“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因地制宜编制生态修复方案并实施相应生态修复工程。属“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的矿山,则以人工工程为主,不属此范围的,宜以自然生态恢复为主,辅以适量必要工程。实行“一矿一方案”,将矿山生态修复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做到与土地开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绿化等有机衔接,依照“宜耕则耕、宜地则地、宜景则景、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要求,科学组织、全面系统修复关闭退出采石场。通过分类系统管理,冷水江市、双峰县一些民生项目就很好地利用采石场工业广场平整、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优势作为项目用地。
开源节流创新,拓宽资金渠道
生态修复首先使用关闭退出采石场所缴存基金。当基金余额不足时,在符合有关条件要求下,可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式,或使用工矿用地利用增减挂钩项目节余指标,或是林地开发成耕地所产生新增耕地指标收益进行补充,也可利用采石场关闭退出时未及时清运留存的产品进行补充。由于采用这一灵活积极财政政策,矿山所在乡镇兴致高昂、马力十足,立即采取覆土复耕、植树种草等措施,快速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将生态修复成果备作2022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开发项目使用。
倒排工期节点,实施挂图作战
由于实施生态修复的矿山数量众多,而且必须在2021年12月底要全部完成,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明确了各时段生态修复采石场数量和实施工程内容,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实行挂图作战。同时实施周报制度,每周星期一上午汇总并下发《娄底市关闭退出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情况通报》,情况通报直接上报至市委书记市长审阅。在整个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以娄底市采(碎)石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13期,下发督办函3次。
经过近三年多的采石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全市213个采石场已关闭退出131个,保留82个,其中娄星区关闭退出20个,保留13个,涟源市关闭退出29个,保留20个,冷水江市关闭退出17个,保留9个,新化县关闭退出41个,保留24个,双峰县关闭退出24个,保留16个。截止2021年12月31日,在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部署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大力支持配合下,131个关闭退出采石场已全部完成生态修复任务,共修复水田589亩,旱地952亩,林地2953亩,水塘413亩,安全防护设施20650米。通过生态修复工程,裸露的岩石均已覆土,撒播了草籽,栽种了树苗(因季节原因部分栽种树苗),消除了安全隐患,破坏的耕地得到有效的恢复。本次生态修复工程共投入资金约4600万元。(记者 潘琳 通讯员 陈佳云)
(涟源市龙塘猴公山采石场生态修复效果)
(涟源市长兴采石场生态修复效果)
-
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第1次(扩大)
-
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强制拆除一起违建通道
-
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宣讲报告会
-
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2次(扩大)学习会
-
娄底大建煤矿矿涌水致污问题整改顺利通过省级现场核查
-
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客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
-
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2021年度党员教育培训
-
省自然资源厅来娄开展自然资源督察执法重点工作督导检查
-
娄底市地理信息中心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革命传统
-
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执法支队对檀香山别墅区内违规建筑实施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