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多措并举、重点攻坚,强力推进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两电”整治行动期间,检查生产销售企业84家,召回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126台,立案调查33起,罚款9万余元,完成监督检查8267次,有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位推动,齐抓共管。涟源成立“两电”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工作专班,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16个相关部门和3个城区街道负责人为成员,探索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同时将“两电”整治工作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推进,先后2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定期调度两电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听取工作专班关于“两电”推进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5至11月,涟源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两次专题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安排。市长带头抓,分管副市长、政府办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态势,高位推动、及时解决“两电”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为确保专班规范运行、有序推进,市长特批经费从财政解决20万元,予以保障专班工作有效推进。
全域梳理,加速建设。将充电桩建设纳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针对全市182个小区、机关院落进行综合摸排,以居民小区为重点,以市政范围、机关院落、企业园区为辅,分类建设快充、慢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目前,全市已按配比要求建设好充电桩端口2250个、停车位7896个,有效缓解了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充电难的问题。
依法打击,严格管控。一方面查隐患,由市级主要领导带队,消防、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全面摸查“两电”销售门店、维修企业,针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非法改装、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建立“一店一铺一台账”和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发动网格员、志愿者上门入户排查电动自行车不安全停放充电隐患。另一方面治违规,聚焦整治经营门店和维修店铺非法改装、强制性产品认证缺失等突出问题,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产品和非法加装、改装电池等违法行为,及时曝光、查出“两电”违停。截至目前,共立案调查70起,处罚销售企业33家、物业服务企业3家、违法违规人员34人,形成行政处罚典型案例2个。
宣教结合,强化意识。坚持“一个不能少,知识忘不了”的宣传策略,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在融媒体频道设置《“两电”整治在行动》专栏,集中曝光查处案例,重要时间滚动播放“两电”安全常识。通过“屋场会”“敲门行动”发放“两电”宣传资料,定期派出流动宣传车,走街串巷巡回广播,集中组织“两电”安全宣知识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据统计,该行动展开以来,全市共开展宣传活动30场,敲门入户12万余户,入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万余份,劝阻搬离违规停放充电车辆1586辆次,全市上下营造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谢思华 胡广湘)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李静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