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湖南如何交好脱贫攻坚的历史答卷
最近,为了一件大事,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等20位省领导,分赴40个县进行集中专题调研。这件大事,就是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这次专题调研的目的是“深入贫困地区解决群众问题”,希望通过“点对点了解基层实情,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心贴心帮助化解难题”,以提升精准脱贫质量,进而交好脱贫攻坚的历史答卷。20位省领导分赴40个贫困县进行专题调研,就是湖南省着力交好脱贫攻坚历史答卷的一个缩影。
直面第一线:切实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2018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了提升精准扶贫质量,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湖南省将突出作风建设,直面扶贫领域存在的作风问题,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
一是开展专项治理,压实攻坚责任。虽然全国上下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脱贫攻坚也成为了“一把手”工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工作漂浮、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问题。为此,湖南省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解决“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防止人情扶贫、关系扶贫、数字扶贫等精准扶贫“脱靶”现象的出现。
二是进行实地调研,解决突出问题。最近湖南省20位省领导的集中专题调研,其实只是湖南省为期半年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调研活动的一个片段。今后,立足交好脱贫攻坚历史答卷,湖南省还将围绕脱贫攻坚战略性、全局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对调研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将加强分类处置,以切实补齐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短板。
三是力戒形式主义,建立长效机制。针对扶贫领域中存在的填表扶贫、数字脱贫等突出问题,湖南省将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疗,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精简会议活动,减少发文数量,减少检查考评,切实减轻基层扶贫干部迎检、填表负担;针对挪占扶贫资金等不正之风,一查到底,严厉查处“雁过拔毛”、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湖南省在坚持立行立改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牵住“牛鼻子”:切实抓好脱贫攻坚重点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湖南花垣县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湖南省近五年减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43%下降到3.86%,51个贫困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7%,9个省级贫困县已按计划脱贫摘帽,5个国家级贫困县正接受国家验收评估。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南省今后将“牵住牛鼻子”,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重点地区。脱贫攻坚进入了决战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湖南省确定深度贫困地区以武陵山片区为主体区域,突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个主战场,综合考虑贫困发生率、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保靖、泸溪、古丈、花垣、永顺、凤凰、龙山、桑植、麻阳、通道、城步等11个深度贫困县,同时,湖南省根据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并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