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新闻 湖南新闻

清风劲拂民心暖

——我省如何治理好基层腐败

2017-06-16 09:31 娄底新闻网 张斌

“没想到处理速度这么快,真是大快人心!”近日,说起纪委快查快办,仅一周时间就“拿”下多名村干部套取专项资金30余万元的案子,祁阳县七里桥镇大坳村村民彭大爷喜形于色。走进湖南各地,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正切身感受到反腐“红利”带来的获得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到基层,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这是2017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体会之一,全会要求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须扬鞭自奋蹄。我省各级多措并举治理基层腐败,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交上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紧扣“两个责任”,深化专项整治    

湖南整治基层贪腐、把“两个责任”层层压紧压实。2016年5月30日,中央巡视组向湖南省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时,其中一项就是“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多发”。面对中央巡视组的整改要求,同年3月业已开展起来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在全省再次加力加压。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省委要带头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在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上集中发力,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省上下实行“一盘棋”,紧扣“两个责任”这个关键,促进各级专项整治动真格、见实效,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切实整治基层贪腐。

按照“省统筹、市州负总责、县乡具体负责”的原则,仿照省里的体例,各市州、县市区直至乡镇均成立相应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各级建立了专项整治工作调度、通报制度,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每月一通报,对重要案件实行纪委提级督办或实地指导查办,及时传导压力。为快查严处基层腐败,我省坚持把执纪力量下沉到一线,县乡纪委坚持把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乡镇纪委平均配备专职纪检干部3人以上。2016年以来,省纪委3次向全省14个市州和部分省直单位发出重点问题线索督办函。每次挂牌督办,省纪委都从近期群众信访举报件中筛选出来100件典型问题线索,按照地域、职能机构和责任分工等,分别督办,限期核查处理,将压力一直传到乡镇基层。这期间,省纪委挂牌督办问题线索共271件,查实207件。

据统计,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实行责任追究案件数59件,责任追究50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强化“互联网+监督”,力斩拔毛“黑手”    

对老百姓而言,近在身边叮咬不断的“蚊蝇”,远比遥不可及的“虎害”更让人深恶痛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傅奎强调:“对胆敢向扶贫、民生款物伸手的,要加重处理;‘拔了的毛’要还回去,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016年以来,我省以扶贫领域为重点,以资金管理分配为主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和村级财务大清查,全面清理涉及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加大对51个贫困县(市、区)的督导检查、案件查办力度,力斩雁过拔毛“黑手”,看住群众的“救命钱”“养家钱”。2015年10月,麻阳苗族自治县开始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以“大数据”形式集综合监督、执纪、问责、分析和决策于一体,囊括惠民补贴发放、低保户评定、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收缴与发放等34类民生项目、12大类107项民生资金的有关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让雁过拔毛的“黑手”无处遁形,一举击穿了“蝇贪蚁害”们的“隐形马甲”。目前,麻阳依托“互联网+监督”平台共发现问题线索20429条,取消违规领取低保105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