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图片频道 视频频道 房产频道 汽车频道 热点专题 民生地带 湘中人物 生活百科 分类信息 湘中社区 微娄底

首页 娄底新闻 梅山时评 正文

湖南“为民记者”生命垂危需社会急救

字号: 2011-04-02 16:03 作者:罗竖一 来源:娄底新闻网 我要评论(0)

南方雪灾的时候,亿万民众向受难的同胞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把爱心献给了灾区群众;甘肃爆发泥石流的时候,长城内外的同胞们把温暖传递到了每一个遭受灾难的家庭…… 无数的同胞、众多的家庭获救了。不少的抗震救灾人物被歌颂,甚至被嘉奖。

然而,与抗震救灾息息相关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却似乎很快就被世人淡忘了,而正是这个群体,用其生命和鲜血,把灾区第一线的最新消息及时地告诉给全国,告诉给世界,从而使得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爱心顿时汇成黄河、汇成长江,而滚滚地快速冲向遭遇巨大天灾摧残的同胞们。受灾的亲人们得救了,伤痕累累的同胞们的伤口逐步一一愈合了,可那个特殊的群体却默默无闻地走开了,因为还有很多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等等都在等着他们去报道,因为他们还得为一碗粥去奔波。这;就是中国新闻人的群体形象;这,就是具有良知和正义的中国“为民记者”。如今在湖南娄底却有一位深受读者、救助对象、同事和民众十分敬重的“为民记者”正躺在病床上“等死”。

2011年2月26日子夜时分,一位友人发来娄底新闻网的一个链接,得知湖南《娄底晚报》“为民记者”曾迪清在2011年2月19日的晚上突然倒下,至今深度昏迷。他的贫穷更加令人震惊——送入医院后,曾迪清的老伴陈积梅翻遍了他所有的口袋,仅仅找到了50元!而他整个家庭历年累积的存款,也只有区区5000元!经医院确诊,曾迪清患有淋巴癌、喉癌等多种高危疾病,癌细胞业已扩散!因已不能自主呼吸,医院为他在咽喉部开了一个口子,用导管为他供氧。他的大脑因供氧不足,已现肿大,脑神经也因此受损严重。

借来的钱已用完,因再也无钱续交住院费,曾迪清的家属不得不准备将他转回新化老家。《娄底晚报》的同事们前往医院探望时,纷纷劝曾迪清的家属:“现在这种情况,如果不加大治疗力度的话,接回就无异于等死。”陈积梅伤心地擦着眼泪回答:“我们也知道,但也无奈啊,没钱了。”听闻此言,众人肝胆俱碎……

记者作为一个多年从事调查性报道工作的传媒人,深知记者这个高危职业的艰辛、无助和寒酸,然见此新闻报道,一阵阵揪心之痛油然而生。据娄底新闻网报道,也许连曾迪清自己都已记不清在从事新闻工作中,他以仁慈的大爱和饱满的热情写过多少篇新闻援助稿。令人欣慰的是,那些苦难家庭、贫困学子和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一经他报道之后,均得到了社会的及时救助。试问:别人有困难时,曾迪清记者通过他手中的那支笔,倾其全部的爱心和力量予以鼎立相助。很多急需救助的百姓获救了,不少急需帮助的家庭度过了难关。但是,如今“为民记者”曾迪清自己却因为没钱支付医药费而只能在病床上“等死”了。

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同胞们,我们的社会需要“公民记者”;亲人们,我们的时代需要“公民记者”;兄弟姐妹,我们的生活需要“公民记者”。

经济条件容许的朋友们,请用您购买一场电影票的钱挽救一下“为民记者”曾迪清先生垂危的生命;经济条件容许的朋友们,请用您喝一次茶的钱救助一下“为民记者”曾迪清先生”趴在鬼门关的身心;经济条件容许的朋友们,请用您唱一次歌的钱救助一下全国为正义和公平而呐喊的“为民记者”们!

“好人有好报”。希望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我们这个尚遍布冷漠的社会定能多些人间温馨,而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特约记者 罗竖一/文)

爱心热线:0738—8272789

Tags:为民记者 曾迪清 娄底新闻

责任编辑:李革革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社区热点

微访谈 | 微直播 | 网络问政 | 娄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