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新娄底APP
近日,首届娄底文化艺术季在群星剧场盛大开幕。开幕式紧扣“雅俗共生,文武交融”的文化基调,用武术、湘剧、街舞、现代舞、小戏小品等,将娄星区之“潮”、冷水江之“劲”、涟源之“韵”、双峰之“雅”、新化之“勇”展现得淋漓尽致,无疑是对娄底文化IP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与集中展示,让娄底文化的独特魅力以直观且震撼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娄底,地处湖南几何中心,作为蚩尤故里、湘军源地、世界锑都,是湖湘文化版图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其历史的厚重感,在岁月的雕琢下愈发深沉。蚩尤精神的顽强不屈,在傩戏面具的凌厉线条间奔涌;新化山歌的高亢旋律,承载着几千年稻作文明的智慧沉淀;现代小戏《鸡缘巧合》,将传统花鼓戏的韵致与现代叙事美学熔铸一炉,实现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文化烙印,共同编织出娄底独特的文化肌理,构成了打造专属文化IP的天然富矿。
此次文化艺术季,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将散落在湘中大地的文化珍珠串成熠熠生辉的IP链条。从四项文艺文化交流活动、五大专业文化赛事到九场线上线下同步互动的文化惠民活动,艺术季通过主题化包装、场景化营造,将对梅山文化的自豪、工业脊梁的礼赞等核心元素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符号。当这些符号通过艺术季的精心打造与持续呈现,沉淀为娄底独特的文化IP,便能在更广阔的平台传递娄底的形象,讲好娄底的故事。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艺术季正悄然重塑着娄底的文化共识。这种自上而下的精心策划与自下而上的情感共鸣相互交织,逐渐形成覆盖全域、跨越代际的文化向心力,让“湘中明珠”“蚩尤故里”不再是空洞的标签,而是成为凝聚群体情感,激发奋斗力量的精神纽带。
值得一提的是,新闻纪实的力量映照出文化共识生成的轨迹。《娄底日报》头版报道,吹响了娄底文化新征程的嘹亮号角;红网“每日一图@湖南”栏目推出的《新化紫鹊界:云海梯田间的金色诗行》,让起伏的稻浪化作唯美的数字画卷;《新湖南》介绍了我市的枫坪傩狮舞、梅山傩戏《搬锯将》等非遗场景……这些新闻的背后,是一个城市用文化IP重构身份认知的雄心——当梅山傩面、梯田纹路等古老基因迸发时代魅力,当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娄底人在共同的文化场景中寻找到身份认同,文化共识便升华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文脉弦歌不辍,文明生生不息。站在文艺复兴的时代潮头,娄底文化艺术季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眸,更是面向未来的豪迈宣言。相信此次艺术季所点燃的,不仅是文化IP的星火,更是全民共识的燎原之势。愿娄底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以文化艺术为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属于娄底独特的文化传奇。(夏风徐)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刘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