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梅山时评

【芙蓉国评论】归来者说:从乡愁觉醒到未来可期

2025-02-11 21:11 娄底新闻网 朱盛艳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2025年2月7日,《我家在娄底》第三季第二集《归来》正式上线。作为第三季的核心篇章之一,《归来》通过“归来者”的个体叙事,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关于乡土觉醒与时代机遇的深刻对话,让“归来”从情感选择升华为群体共识,既编织了一幅乡情与未来交织的画卷,也为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娄底样本。

归来是乡愁的觉醒,更是未来的期盼《归来》以“乡愁”为切入点,却并不局限于对往昔的怀旧。片中,“新农人”周仕玲因对故乡的眷恋选择回乡,投入近百万元打造养殖场,用200多条视频原生态记录乡村生活,在唤起广大网友乡愁共鸣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乡亲们争取了更多的致富机会。

同样,谢迎千的“文化归来”向我们展现了另一种可能。这个年轻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接过母亲的事业,将待修缮的汉龙文化园改造为古韵悠然的艺术空间,并时常开设公益美术课滋养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她的选择,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袤的乡村扎根,让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这些个体的“归来”,不仅是乡愁的觉醒,更是未来的期盼。当乡村不再是被逃离的“旧世界”,而是承载诗意生活与创业梦想的“新天地”,“归来”便从情感的羁绊升华为行动的号角,娄底也从“地理故乡”成为归来者的“精神原乡”。

归来是发展的动力,更是城乡的交融企业家罗马芳历经30年风雨闯出一片天地,回乡投资近4000万元在渠江源打造“世外山居”酒店,后续又相继建立起无边泳池、太空舱、回音壁、云顶民宿,将城市的设计理念与乡村的自然景观相融合,让城市与乡村不再两两相望,而是有了真正的交汇与延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化为“金山银山”。

其实,无论是周仕玲的直播助农,还是罗马芳的文旅融合,都离不开娄底为“归来者”提供的制度保障与信心支撑。正是这种“情感回归”与“政策护航”的双向奔赴,让城乡不再是割裂的二元对立,而是通过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动,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归来情感的认同,更是精神的凝聚《归来》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展示了一种情感“向心力”。无论是谭明在湄江音乐节上演唱《故乡的香》,还是学者王鲁湘重访童年蓝溪桥与蓝田古镇,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家乡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归属。

航拍镜头下的白石峰、特写镜头中的汉龙文化园的壁画,既展现了娄底的自然之美,也凸显了城市的人文底蕴。当观众跟随镜头“归来”,眼中看到的是故乡之景,内心深处更是升腾起一种根植于“原乡”土地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正通过无数“归来者”的接力,凝聚成娄底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如片尾那句:“归来,是召唤,是期待,是向心而行。”当乡愁与梦想交织,当传统与现代碰撞,娄底正以“归来”为支点,撬动一个更具活力、更具希望的未来。这片土地的故事,因“归来”而续写;这片土地的未来,因“归来”而愈发灿烂。(朱盛艳)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谭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