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二季湖南油溪桥村篇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反响热烈。这既是娄底在乡村振兴中探索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油溪桥村的成功实践。
“好制度”是撬动贫困乡村蝶变的有力杠杆。积分制,是指通过设置积分指标体系,根据个人情况和实际贡献量化成积分,并定期对积分进行兑现物质奖励的一种管理制度。2007年,油溪桥村敢于创新管理,充分运用积分制服务于乡村基层治理,将村民的“山、土、力”、遵守村规民约和参与集体建设等逐项赋分,全面量化出工出力、责任义务、产业经营、诚实守信、家庭美德等各类表现,设立奖励量化指标35项、处罚量化指标41项。以积分制为“杠杆”,吸引广大村民参与到日常事务管理中,并按照积分排名情况给予现金分红奖励,撬动乡村治理改革,让油溪桥村不断“加分”,“积”活了农村生产力,加速了农村高质量发展进程。2018年,油溪桥村“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模式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油溪桥村也获评“全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正如支部书记彭育晚所说,“积分制管理模式,实现了按劳分配,把村民群众引进利益的笼子,围绕个人利益达到共享利益才可确保持续发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好支部”是助力脱贫致富的组织保障。有话说“乡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农村基层党支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万千共产党员是脱贫致富的“领头人”。以彭育晚同志为支部书记的村支两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油溪桥村涌现了一大批如“九姐”彭记球一样的共产党员,毅然放弃外地高薪返乡创业。节目中,“九姐”彭记球说:“我觉得我的责任远不止于此,我一定要走出去,把我们最好的农产品带给一线城市的人。”油溪桥村全体村民不等、不依、不靠,架桥、修路、植树造林,使荒山变为果园,河流变成景区......乡村美了,产业活了,村民们生活更加富足。
“好范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十几年前的油溪桥村是典型的石灰岩干旱死角村,植被很少,土地贫瘠。如今,我们满眼看到的是葱郁的青山、澄碧的溪水、硕果累累的果树......这些如柔风甘雨般的新村景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砥砺奋进的山河壮志和见证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模范样本。“现在有1000多个村应用了我们湖南省油溪桥村的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平台。”彭育晚说。
2021-2023年,油溪桥村探索出的积分制已连续3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油溪桥村也成为2023年全国唯一的和美乡村解读案例村。如今的积分制已不仅仅是油溪桥村的特色制度,已然成为具有普适性、高效性、示范性的乡村振兴路径。(罗尚海)
责任编辑:谭洲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