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新化,似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紫鹊界8万亩梯田铺展金色稻浪,渠江源8万亩茶园绿意葱茏,再加上袅袅升起的人间烟火,共同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秋日画卷。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八方游客循着美景而来,赏稻浪、品茶香,收获一段闲适而丰盈的旅程。据悉,“双节”期间,紫鹊界与渠江源联动,选择双景联游的游客占比超40%,带动该县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
紫鹊界:千年梯田奏响农耕欢歌
清晨的紫鹊界,晨雾尚未完全消散,朝阳已为层层叠叠的梯田镀上一层金边。
68岁的奉爷爷蹲在田埂上捆稻秆,粗糙的手掌轻轻抚过稻穗:“以前种稻只为吃饭,现在这田成了‘聚宝盆’,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指着不远处学割稻的游客,眼中满是笑意。“双节”期间,每天都有城里游客跟着他体验农耕劳作,镰刀起落间,千年梯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快看,那片梯田像铺在山上的锦缎!”来自邵阳的游客杨韬坛举着相机,将一家四代人的身影定格在田埂旁。他擦着额头薄汗,语气满是赞叹:“前有金稻铺地,后有青山如黛,天蓝云白,简直就像画一样。”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游客们的红丝巾、彩裙摆与金色稻浪相映成趣,孩子们追着蝴蝶在田埂间奔跑,老人们坐在田边悠闲地聊家常,欢声笑语随着山风传向远方。
在梯田深处的体验区,10岁的乐乐握着小镰刀,有模有样地学习割稻。“原来大米是这样来的,比在书上看有意思多了!”他举着自己割下的稻穗,兴奋地跑向正在打糍粑的妈妈。石臼旁,游客和村民围着木槌交替捶打,糯米的清香随着捶打四处弥漫。刚出锅的热糍粑裹上黄豆粉,一口咬下去,满是香甜的烟火滋味。
这般热闹的景象,离不开景区的精心策划。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娉静介绍,“双节”期间,景区推出“耕读紫鹊界农耕亲子游”活动,收割水稻、稻田摸鱼、编草龙、打糍粑等一系列农耕体验活动轮番上演,每天吸引上百组家庭参与。
“农耕文化是紫鹊界的根,丢了根就没了魂。”罗娉静蹲下身捡起一片稻叶,语气坚定地说。景区在保护性开发中格外注重农耕文化传承。游客中心的农耕展厅里,老犁耙、旧蓑衣、古水车等老物件静静陈列,村民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紫鹊界梯田独特的灌溉智慧,让千年农耕文明可感可触。
文旅融合的东风,更让梯田里的“金稻”真正变成了村民手中的“金穗”:核心景区旁,奉春桃的农家乐里坐满了客人,她端着刚出锅的腊肉炒笋,忙得脚不沾地:“以前种两亩田勉强糊口,现在国庆期间每天赚几千块,比种十年稻还强!”村民奉志远把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在保留青瓦木梁的同时增设观景露台,房间早早被预订一空。“游客住下来欣赏梯田美景,还会买紫米、茶油当伴手礼,现在的收入是单纯种稻子的五倍多。”奉志远笑着说。
渠江源:茶香漫处解锁多元体验
从紫鹊界往西南方向前行,便来到了茶香四溢的渠江源。在茶溪谷的石板路上,游客李女士举着手机不断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茶寿谷的枫叶红了,正好凑齐九宫格换非遗茶点!”“双节”期间,渠江源景区推出的打卡活动深受游客喜爱,茶龙广场的铜雕、无二冲民心茶室的木窗等原本分散的景致,被朋友圈“任务卡”串联成线。
沉浸式茶体验是渠江源的“王牌”。云雾缭绕的茶园里,茶农奉大叔手把手教游客采茶:“用拇指和食指捏紧茶芽,轻轻一提,留一叶一芽最好。”游客们挎着竹编茶篓穿梭在整齐的茶垄间,指尖沾染的淡淡茶香,成了此次旅行最特别的“伴手礼”。在古法制茶工坊里,大家跟着师傅学习杀青、揉捻等工序。“以前喝红茶只知味道好,今天才晓得要经过这么多步骤!”一位游客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忍不住跟同伴分享。
“妈妈,您尝尝我泡的茶。”在“一杯蒙学茶”体验区,7岁的小雨将一杯刚泡好的茶递到妈妈手中。非遗茶艺师正教孩子们敬茶礼仪:“双手举杯、腰微弯,这是对长辈的尊敬。”孩子们学得认真,在茶香中悄悄种下孝老爱亲的种子。家长们感慨:“带孩子来这里,不仅能欣赏美景、体验茶文化,还能学习传统礼仪,比单纯旅游收获大多了。”
景区的用心,还体现在对不同游客的贴心考量上:午后的民心茶室里,年轻人围炉煮茶,炭火噼啪作响,红薯、板栗的香甜与茶香相互交融,惬意十足;傍晚时分,广场上燃起篝火,村民领着游客跳摆手舞、对山歌,陌生感在笑声中消散;老樟树下,红色电影伴着晚风开播,老人们坐在小马扎上认真观看,孩子们则凑在旁边,听长辈讲述过去的故事。从孩童到老人,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据统计,10月1日至7日,渠江源累计接待游客1.89万人次,同比增长12%。
双景联动: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活力
“双节”期间,不少游客选择“上午赏稻浪、下午品茶香”的双景游览路线,在一天之内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田园风情。两地间的乡村公路上,满载游客的车辆往来不绝,成为秋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稻+茶”的文旅组合,不仅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更带动沿线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升温。
据新化县文旅部门统计,“双节”期间,选择“紫鹊界+渠江源”联游的游客占比超40%,带动该县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两地并非简单的景点叠加,而是通过资源互补、体验互通,形成“1+1>2”的发展合力,让农耕文化与茶旅体验碰撞出别样火花,更让“农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紫鹊界的美在烟火与传承,渠江源的韵在多元与活力。”夕阳西下,紫鹊界的稻浪与渠江源的茶香在暮色中遥相呼应,共同勾勒出新化文旅的动人画卷。(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艳 通讯员 曾湘涛)
一审:谭洲伟
二审:王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王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