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融媒报道 | 从“技能小白”到全国第五!他冲进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2025-09-30 16:08 娄底新闻网 王星 王开亮 康一格 陈芝 谭泉山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DSC_2827

9月23日,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颁奖现场。聚光灯下,娄底技师学院学生高贲手捧全国第五名的奖牌,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这一刻,他不仅创造了学校在国家级技能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也成功叩开了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国家集训队的大门。

这个来自涟源市龙塘镇的农家少年,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技能“小白”到国赛“黑马”的蜕变。

2005年,高贲出生在涟源市龙塘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23年高中毕业后,他选择来到娄底技师学院,成为机电技师专业的一名新生。“我想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手艺,靠技术吃饭。”他说。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下马威”。第一堂实训课,别人三下五除二接好了线路,他却反复出错,急得满头大汗。老师没批评他,只说了一句:“技术不怕慢,只要你肯练。”

这句话,他记住了。从此,教室第一排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实训室的灯常常最后一个熄灭。别人练一遍,他练五遍。没有天赋异禀,只有笨办法——多看、多问、多练。

这份坚持很快有了回报。一年时间里,高贲的专业成绩稳步提升,实操能力也逐渐脱颖而出。2024年,高贲入选学校机电竞赛班,接触到了更先进的设备、更专业的知识和更激烈的竞争——这成了他技能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进入竞赛班后,我看到了技能世界的广阔,对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

2025年4月,首次参加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贲以第八名的成绩崭露头角。“看到了希望,也认识到了自己与其他选手的差距。”同年7月,高贲获得了代表学校征战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资格。这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而智慧安防技术还是首次设项,融合了高清视频监控、人工智能图像分析、大数据处理等多个前沿领域,要求选手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视频监控及分析、楼宇对讲、入侵和紧急报警等复杂任务,对技能的精准度和熟练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备赛,学校将高贲送到天津的集训基地,开启了“魔鬼训练”。每天6点起床,凌晨1点后才休息,调试设备、优化流程、模拟考试……一个模块反复练几十遍,只为把误差压到最低,高贲的日程表被压缩到极致,日均训练超12小时。

“我们的训练是非常枯燥、艰苦的,刚开始,高贲压力很大、进展不顺利、状态也很低迷,甚至怀疑自己。”高贲的指导教练告诉记者,“但他骨子里有股韧劲,经常主动加练,有时甚至通宵。慢慢地,状态越来越好,训练也越来越顺利。”

9月20日—22日,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智慧安防技术项目正式开赛。站在全国舞台的那一刻,高贲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拼尽全力,就是胜利。”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技能精英,高贲沉着冷静,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移动,接线、编程、调试,一气呵成。当“全国第五名”的成绩公布时,戴着眼镜,总是眯眯笑的高贲泪洒赛场。“拿到奖牌的那一刻,我想起了凌晨三点的实训室,想起了老师沙哑的嗓音,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从初入校园的技能新人,到站上全国赛场的佼佼者,高贲的成长轨迹,是娄底技师学院“以技育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的缩影。近年来,学院构建“竞赛+实训”双轮驱动体系,打造了涵盖机电、汽修、现代焊接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设施,让学生在“真场景、真设备”中提升实操能力。同时,组建了由全国技术能手、资深指导教师、行业专家领衔的教练团队,为参赛学生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助力一批批学子在技能道路上走得更远。

如今,高贲即将进入国家集训队,备战下一阶段选拔。对于高贲,对于整个学院技能竞赛团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谈到未来,他语气平静却坚定:“我不知道能不能站上世界舞台,但我知道,只要在练,就还有希望。”

从涟源农村到全国赛场,高贲的故事正在续写。而在娄底技师学院,还有无数个“高贲”正在技能成才的“快车道”奋力奔跑,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新时代技能青年的奋斗篇章。(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星 王开亮 通讯员 康一格 陈芝  实习生 谭泉山)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