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禾得谷,敬老得福。一杯红茶敬亲长,祝亲长茶寿安康!”近日,在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村无二冲院落的“民心茶室”门口,该镇川坳小学刘艳辉老师带领村里孩子在学习当地茶文化,依次将手中的茶敬给长辈们喝,让他们从小对茶叶产生敬仰之心,对祖先产生敬佩之感,对家乡产生自豪之情,在心灵里播种下互帮互助、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的种子。
奉家镇地处新化县西大门,距离县城87公里,山高地广人稀,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是远近闻名的茶寿之乡。今年来,该镇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落实“三长制”工作,以村民为主体,设立镇级茶室、村级茶室、院落茶室,形成全覆盖的“民心茶室+”网络体系,通过“干好三件事、泡好四杯茶”,引导村民互帮互助、大小矛盾在喝茶谈话间化解,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让“民心茶室”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议事厅”。
泡一杯党群“连心茶”,暖民心
渠江源村是新化红茶的核心产地。在那里,家家户户、世世代代都熟稔茶寿健康密码,种茶、采茶、制茶、喝茶,并形成以茶敬奉、以茶泡饭、以茶迎宾、以茶寿宴待客的习惯。
“有事来说说,没事来坐坐。”渠江源村“民心茶室”以木质家具为主,古色古香,温馨舒适,不仅设有信息咨询台,为游客提供旅游线路咨询、景点介绍、住宿餐饮推荐等,而且将“民心茶室”服务流程、室长职责、茶话剪影等内容张贴公布,让入室村民一目了然。
一大早,茶室里坐满了前去唠嗑的村民。市农业农村局驻渠江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龙田泗正在给20多名党员上主题党课,重点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号召党员担任临时室长,利用自身资源和影响,积极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促进问题解决。他表示,“我们主动策划和组织各类茶室活动,如茶文化讲座、茶艺表演、村民交流会等,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和谐,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驻村干部当室长 民心茶室讲党课)
一杯清茶捧在手中,一段家常讲在心上。“民心茶室”让入室村民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慢慢放下心理顾虑,逐渐打开“话匣子”。奉家镇从“片长、组长、邻长”中选出家风家教良好、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在村民中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同志担任“室长”,赋予其做好宣政策暖民心、集民情解民忧、兴产业助民富三件事的职责。村级“民心茶室”室长泡好党群连心茶、警民贴心茶、产业稳心茶、宣传润心茶,院落“民心茶室”室长泡好蒙学茶、孝亲茶、互助茶、友爱茶,定期组织村民、老党员等进行“一站式”现场办公,形成“群众说-茶室办-群众评”的闭环机制,坚持上门“送访”与定点“接访”相结合,做到联系群众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泡一杯警民“贴心茶”,解民忧
多年前,因硬化进户水泥路土地权属不明确,村民奉某才父子在路基上种菜,而常年在外的奉某彪兄弟每逢节假日回家时都会拔掉奉某才的蔬菜。为了报复,奉某才父子则在奉某彪兄弟的菜地上倾倒垃圾。一来二往,两家矛盾越积越深。
该村奉友兴组长作为院落室长,了解情况后,多次对双方进行调解,但彼此都不退让,只得将此事报告村级“民心茶室”。村级“民心茶室”便委派驻村辅警奉和平和片长刘用水协助调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当事双方澄清了矛盾,在“民心茶室”里互敬一杯茶,达成了和解,避免了矛盾激化。
奉家镇综治中心把“以和为贵”的茶文化融入矛盾纠纷化解,注重矛盾预防和源头治理,在茶室设立警民互动区,邀请民警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解答安全防范、法律咨询等问题,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警务开放日等专题茶话会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政策宣讲等,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矛盾发生的可能性。
“在院落‘民心茶室’里,我们可以一边品茶,一边畅所欲言。有什么需求及时向室长提出来,问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解决不了的,室长可以转交村级茶室,由村支两委协助解决。来到这里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很温馨。”今年68岁的老党员奉和林喜笑颜开,对奉家镇创新推行“民心茶室”举措连连称赞。
(在‘民心茶室’里,村民一边品茶,一边畅所欲言)
(室长主持召开茶话会,详细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实际上,在渠江源村,大到邻里矛盾,小到环境卫生、路灯不亮等日常民意诉求,都能在“民心茶室”及时得到回应。为了让更多民情速递、更多问题速解,“民心茶室”专门设置“民情收集表”,表格上详细记录着意见留言、反馈结果。
“群众给我们出试卷,我们茶室来答题。这张答卷能够打多少分,都由群众说了算。”奉家镇党委委员李志瑞表示,“民心茶室”自运行以来,已解决游客诉求25起、化解基层矛盾110起;奉家镇连续3年实现零进京、零赴省、零到市上访,2024年实现信访清零。
泡一杯产业“稳心茶”,助民富
“我们要把景区的这个业态丰富起来,想再次听听大家的意见,如何把渠江源发展得更好,让外面游客来了还想来,大家一个个发表一下意见……”晚饭过后,渠江源村无二冲院落“民心茶室”顿时热闹起来。镇长廖伟鹏以临时室长的身份主持召开茶话会,详细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耐心解答和回应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困惑。
9年前,在外地打工的95后伍仟玖听闻家乡搞旅游开发,第一个返乡创业,开办一家农家乐,通过网络将奉家茶叶销到全国各地,年利润达30万元。会上,他首先发言,“希望镇领导组织各村农家乐业主出去走走看看,学习别人好经验和好做法,把渠江源旅游做出品牌和特色。”像这样的茶话会,他参加了很多次,提出的增加路面垃圾桶、提升村里亮化水平等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渠江源村森林覆盖率达85%,云雾缭绕,土壤疏松,雨量充沛,适合种植生态有机茶。近年来,该村依托生态资源和地域优势,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行规范化统一管理,提供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注册“紫鹊十八红”“蒙洱茶”等商标。一片小茶叶,连着大市场。目前,全村有茶园1万余亩,95%的农户从事茶叶种植加工,有28家农家乐和3个规模民宿酒店,并带动周边种茶3000余亩。
“民心茶室”是奉家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积极探索,通过开展一系列特色茶话会活动,让游客、村民遇事有人办、说话有人听、困难有人管。截至目前,该镇化解邻里矛盾纠纷60余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5场次,组织群众座谈会28场次,收集乡村治理意见建议96条。新化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峰表示,“‘民心茶室’以茶为媒、以茶交心,着力搭建群众沟通渠道,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是渠江源村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琴 王开亮 吴昇威 通讯员 邵海琪 彭云辉 彭丽娜)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王开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