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板凳妈妈”一家迎来新生活

2022-06-23 10:18 娄底新闻网 康承贵 刘建安 邹国栋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为“板凳妈妈”陈新平和她儿子“专设公交站”的故事,彰显了娄底城市的文明底气。关爱一直持续,娄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开展“三基三创”基层治理提升行动中,又组织残联、民政等部门帮助陈新平接受专家免费治疗、配送电动轮椅、降低门前道路坡度并进行路面硬化、送全新家具……

微信图片_20220623094718

(6月21日上午,陈新平坐着电动轮椅,迎接来访客人。梁飘飞/摄)

6月21日上午,陈新平坐着一辆崭新的电动轮椅,静候在家门口新修的水泥路旁,微笑着迎接来访的娄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曾海军等一批客人。  

“做梦都没想到,我和我儿子的故事经过各级媒体播发后,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广泛关注和关爱!如今,不仅儿子的视力从 0.3 提升至 0.8,甩掉了 ‘弱视’  的帽子,我的褥疮、关节肿胀、脑积水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新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客人们进屋落座后,陈新平就打开了话闸子。

专家义诊病好转

“上个礼拜六,我坐103路公交车到娄底民生医院复查,李医生说我恢复得蛮好。”陈新平口中的李医生,是娄底民生医院骨二科主管医师李诗。

陈新平因患先天性脊柱裂,3个月大时做了手术治疗,后遗症导致双下肢截瘫,从记事起就靠双手撑着一条小板凳行走。由于先天疾病和长期劳碌,她落下了严重褥疮、关节肿胀、重度脑积水等病根。

自3月8日市、区残联送陈新平到娄底民生医院住院后,李诗等专家医生每天为她进行优质诊疗,经过半个月针灸、理疗,陈新平的膝关节淤青肿胀得到了缓解;通过清创和消炎,她的褥疮一天天愈合;通过护脑、吸氧、脱水等治疗,她的脑积水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医院免去了她的全部医药费。

3月底,陈新平出院回到杉山镇集和村家里,每天重复着过去的家务活,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我的各种病症明显好转了,干起家务活来感觉轻松多了!”

陈新平的儿子小宇(化名)8个月大时,因眼睛异常被医生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经娄底爱尔眼科医院专家为其免费治疗后,视力从 0.3 提升到0.8,摘掉了“弱视”的帽子。现在每个星期六陈新平带儿子去爱尔眼科医院复查一次。小宇后续的治疗,娄底爱尔眼科医院表示将持续进行公益救助。

土坡路成水泥路

微信图片_20220623095035

(昔日土坡路。梁飘飞/摄

微信图片_20220623094738

(今朝水泥路梁飘飞/摄

陈新平的房子建在集和村主公路下面,一条70度陡坡土路是她和家人出入的主要通道。

“晴天尘土扬,雨天泥泞溅。过去我用双手撑着板凳‘走’这条土路,经常要遭遇这样的情况。”说起这条路,陈新平心里就窝火。她记得去年5月的一个大雨天,雨水冲出土路的泥沙,使得路面现出条条小沟,她撑着板凳从土路返家时,由于路面不平且打滑,一不小心从坡面滚下来,直接滚到屋前的坪里,一身泥巴一身痛,当时真想哭。

今年5月18日,了解到这个情况的娄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娄星区残联筹资6万多元,请有施工资质的建设队伍来到陈新平家,对通到她家的土路进行测量,然后设计施工方案,用挖土机降坡,砌挡土墙,浇混泥土,到5月28日完工时,一条宽3.5米、长60米的水泥路直达陈新平家门口。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陈新平坐着电动轮椅,按动开关操作,在新修的水泥路上来回走动,演示给来访者看,显得非常轻松和满意。

家电家具吸人睛

微信图片_20220623095246

(崭新的消毒柜梁飘飞/摄

微信图片_20220623094744

(焕然一新的家梁飘飞/摄

在陈新平家里,摆放着崭新的沙发、电取暖桌、电视柜、洗衣机、消毒柜,两位师傅正在卧室安装新衣柜。

“今年4月我来她家走访时,客厅除了一台电视机外,堆放着一些生产生活用具,显得很乱;偏房养着10多只鸡,地板上、墙壁上到处是鸡屎,屋里充满着异味;小宇的睡房摆着一张床,床上凌乱地放着被子和衣服,没有衣柜和书桌,只有床底下放着的几十个烂桔子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怪味。”随访的邹女士说起上次看到的情景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堵。

在过去关鸡的屋里,洁白的墙壁,光滑的瓷地板,电视挂墙上,电视柜安在电视机下,一组两长一短的套装布沙发倚墙而安,一张电取暖桌立在屋中央。陈新平坐着轮椅“走”进房里告诉我们,这些家具家电是娄星区民政局慈善会送过来的。

“沙发、衣柜是在娄底千里红家具店买的,电取暖桌、洗衣机、消毒柜是在娄底‘国美电器’店买的,运费、安装费算进去,总共花了4万块钱。今天我们局长成孟良带着班子成员都来了,一是看望慰问陈新平,二是了解她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三是表明今后的态度。”区民政局驻集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赛杰介绍。

“板凳妈妈”坐轮椅 

微信图片_20220623094756

(以前,陈新平趴在木板凳上喂鸡梁飘飞/摄

微信图片_20220623094732

(现在,陈新平熟练操作电动轮椅走门串户梁飘飞/摄

6月8日,娄星区残联理事长肖红玉、副理事长李成将一辆崭新的电动轮椅到陈新平家里:“陈新平,我们送辆轮椅给你,目的是要你丢掉木板凳,今后让它带你‘走’出家门。”

“叭嗒、叭嗒、叭嗒……”每次陈新平带着儿子小宇走在前往医院复查的路上,木板凳撞击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总能引起路人的关注与好奇,可她毫不在乎,依然撑着小板凳艰难地行走。只是每走一步对她来说都是深深的刺痛,这种痛,从她记事起就一直伴随着。

今年5月下旬,娄星区残联对陈新平落实“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政策的同时,想到她平时“走”路用的木板凳旧了,又不方便,便从网上购买了一辆价值4500元的电动轮椅送上门来,一边帮她装好,一边教她如何使用。

“如果天天用,充一次电可以用5天。现在,我不仅掌握了电动轮椅的操作要领,而且可以坐着它到村里走门串户了。”陈新平在通往自家的水泥路上演示完坐电动轮椅走路后,兴奋地对在旁边观看的曾海军说。

“今天你沐浴的关爱,既是娄星区‘星连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行动体现,又是你迎接新生活的开始。今后有什么困难,你随时可以联系我,我会和志愿者们一起帮你想办法。”临离开陈新平家时,曾海军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着陈新平的心。(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康承贵 刘建安 通讯员 邹国栋)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