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湘中潮·百年颂】中共姚家桥地下党支部:湘中大地的红色印记

2021-09-22 09:18 娄底新闻网 胡琼露 吴雅琴 胡其辉 王文泉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中共姚家桥地下党支部:湘中大地的红色印记 

记者 胡琼露 吴雅琴 通讯员 胡其辉 王文泉

从娄底城区跨孙水往南,沿沪昆高速辅道折入一片青山绿水之中,半小时车程后,我们便来到了娄星区蛇形山镇高和村高塘学校。解放前,这里是有名的胡道清公祠。1926年冬,双峰县境内最早的地下党支部之一的中共姚家桥地下党支部在这里成立。钟林、彭少彭等早期中共党员在这里组织农民革命运动、开办农民夜校、打土豪、分田地,革命烈火熊熊燃烧、势不可挡。中共姚家桥地下党支部书记钟林为革命立下的誓言“生为共产党人,死为共产党尸!”时隔百年,仍掷地有声、回肠荡气!

在镇、村负责人引导下,记者参观了设立在高塘学校教学楼一楼的中共姚家桥地下党支部陈列馆,历史的烟云在这里凝聚。据双峰县党史资料记载,1926年冬,中共姚家桥地下党支部在湘乡中里嘉谟镇胡道清公祠内(现高塘学校)成立。26岁的钟林担任书记,成员有彭少彭、曾竹霞、曾旺、李少昆、王维舟等中共党员。钟林家住大畲里,7岁入国民小学,14岁考入双峰高小(双峰一中前身),17岁考入湖南甲等工业学校(即长沙高工),1919年在省城投入学生爱国运动,次年前往上海益中电器公司当学徒,结识中共第一个工人党员李中,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初步接受新思想熏陶。1926年8月,钟林在长沙清水塘经王则鸣、龚陈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他与彭少彭回到家乡嘉谟镇姚家桥,组建中共姚家桥地下党支部,地址就设在胡道清公祠内。

钟林等共产党员借胡道清公祠作掩护,在家乡大力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将自家谷子担入祠堂,煮粥给穷人度过饥荒。他们组织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到地主家吃排饭,还在祠堂里办夜校,免费教农民读书认字。1927年初,中共湘乡地方委员会成立,钟林被选为委员。1927年1至2月,毛泽东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来到湘乡,仔细听取了嘉谟镇农民运动开展情况汇报。当听到过去农村的祠堂在祭祖时大吃大喝,而嘉谟镇的胡道清公祠在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祭祖不用“三牲”,不大办酒席,只用瓜果,毛泽东非常高兴,称赞说:“这很好嘛,应该这样做。”后来,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还特意就此事予以表扬。

毛泽东对湘乡农民运动的调查考察,极大地鼓励了嘉谟镇农民的革命热情。毛泽东在座谈中再三强调,农会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大力发展农民梭标队。为了落实毛泽东的指示,湘乡县农协及时召开会议,决定取消团防局,建立农民自卫军,各区农会自卫队武装迅速发展起来。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和长沙“马日事变”,使大批共产党员和农会骨干遭到杀害。双峰县境内最早的4个地下党支部,有3个支部的成员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姚家桥支部的成员也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通缉,湘乡中里剿共清乡队队长杨道南以1000元大洋悬赏钟林、彭少彭、曾竹霞、曾旺、李少昆、王维舟6名地下党员的人头。白色恐怖到处弥漫,革命形势十分严峻。

1929年夏季的一天,钟林等6位支部成员又以烧香为名在胡道清公祠内秘密开会,研究组织农民暴动、建立农民梭标队和农民武装等问题。清乡队的人嗅到风声立即赶来捕捉,走到山下对正在路旁烧火土灰的贫苦农民胡子轩问:“你看到几个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到祠堂里去没有?”胡子轩停下手中的活,朝云深不知处的山上望了一眼,说:“看到了,我认得!”清乡队的人大喜道:“你给我们带路,抓到人了,赏你1000块大洋!”胡子轩也不言语,直接带他们往山上走,快到祠堂时突然大喊:“作九先生(彭少彭的外号),这些官老爷要找你们呢!”钟、彭等人闻声急忙从祠堂后门逃走了,胡子轩被清乡队毒打了一顿。这就是“千块大洋买不到人民一颗心”的故事。胡子轩其实是地下党发展的放哨员。祠堂脱险后,为了躲避清乡队的追捕,钟、彭等人藏身于天马山古墓和狮子山藏龙洞一带,继续秘密开展农运活动一个多月。胡子轩等农民借上山挖草药为名,给他们送些干粮和红薯稀饭充饥。后来,6人在胡子轩等贫苦农民的掩护下,离开蛇形山,潜往上海、武汉等地寻找党的组织。

在上海,钟林经同乡人介绍,报考沈阳兵工厂技术员班并被录取。他与隐蔽在上海的同乡籍的共产党员聂昭良等取得联系,将兵工厂制造手榴弹的图纸转交给江西中央苏区兵工厂仿制。1931年“9·18”事变后,东北沦陷,钟林转移至南京,不久受国民党中央兵工署署长洪中派遣,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归国后,他担任汉阳兵工厂附属硫酸厂主任,并与彭少彭、李少昆、王维舟等人接上了关系,支持他们继续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钟林担任国家重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央技术管理局局长。他德高望重,廉洁奉公,始终坚持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直至1967年去世。

在陈列馆厅堂里,摆放着一张斑斑驳驳的八仙桌,当地村民告诉我们一个感人的故事。1929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当地两位胡姓兄弟在附近的小煤窑卖苦力,打着杉皮火把回家,行走在人烟稀少的山间小道上,突然发现自家祖坟的古墓圈里睡了几个人,近前用火把一照,原来是钟林、彭少彭、曾竹霞3位曾在胡道清公祠教过夜校的“先生”。“财主发财到尽头,穷苦农民要当家。”这是当时“先生”教过他们的歌谣,现在清乡队正到处悬赏抓他们,他们睡在这荒郊野地,如果被清乡队发现怎么得了?兄弟俩急忙把他们推醒,发现他们又饿又累,钟林还发着高烧,连忙将他们搀扶到家中,将家里仅剩的半升米煮了,再掺些菜叶、车前草、红薯干,让他们美美地填饱了肚子。“当时,他们就是在这张八仙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讲述革命道理的。”高塘学校校长谢鹏元说,今年4月,胡姓兄弟的后人将这张八仙桌捐献给了陈列馆。

“千块大洋买不到人民一颗心,共产党和人民心连心!”在高塘学校教学楼正面的长廊上,用大红油漆书写的超长横幅宣传标语冲击着人们的眼睛。眺目远望,秋日如画,稻子金黄,革命先辈用生命、用鲜血、用执着信念打下的红色江山是如此美丽多娇!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