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又是一年高考时!娄底考生,这些信息请收下

2018-06-05 08:38 娄底新闻网 邓涛 周昂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邓涛 周昂)又是一年高考时。2018年,娄底市高考报名人数为30684,比2017年增加了3867人。6月7日,首批00后高考考生将踏入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十余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现在的你,也许身心疲惫,也许茫然困惑,但在尘埃落定前,请再坚持一下!希望拼搏的青春不留遗憾,愿你的努力不被辜负,祝福每一位考生!高考加油!

牢记!2018年高考时间表

6月7日 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

6月8日 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5:00——17:00 外语(外语考试包含听力测试内容,需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

提醒:若考生在考前不慎丢失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应立即联系有关部门进行补办。若在考试当天丢失,应立即联系考点负责人,经身份查验后进行应急处理。

高考准备

考场踩点:按照规定,所有高考考生一律在6月6日下午3:30之前赶到考点熟悉环境,4:00统一通过安检后进入考室参加考前培训。

考试物品: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尺(尺面只能印有长度计量单位标识)、圆规、三角板(尺面只能印有长度计量单位或角度计量单位标识)、垫板、小刀、橡皮外(有特殊规定的科目除外)。

考场规则: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智能穿戴设备、计时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摄影摄像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液(带)等物品进入考室。考号、姓名书写在规定地方,答题卡按要求正确填写,不要勿带草稿纸等出考场。

考区无线电、交通和噪音管制:

1、高考期间,娄底中心城区所有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上班时间延迟至9:00,下午上班时间延迟至15:00,下班时间均不变。

2、娄底城区共设娄底一中、娄底一附、娄底二中娄底三中等4个考点。逢高考期间,以上高考考点将启用无线电屏蔽仪,可能在一定区域内给市民的无线电通讯带来不便,请予理解和支持。

3、6月6日至8日7:30-9:30、13:30-15:30时间段,对娄底中心城区各考点门前和周边主干道实行交通管制,非高考用车请绕道行驶,严禁随意泊车,严禁流动摊贩在上述地段摆摊设点。逢高考期间,每日9:00-11:30、14:30-17:00,严格限制考点门前及周边主干道的机动车辆通行,严禁鸣喇叭。英语听力考试期间(6月8日14:40-15:40),考点周边主干道禁止任何机动车辆通行(包括高考相关车辆)。

高考期间,考点周边产生噪音的经营性娱乐场所暂停营业;娄底中心城区严禁燃放烟花鞭炮,考点周边建筑工地暂停施工。

注意饮食安全 尽量在食堂用餐 不迷信“补脑”产品

考生要尽量在学校食堂用餐,外出就餐应到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齐全的餐饮店就餐,餐后索要发票或收据。购买食品应到具备相应资质、贮存条件较好的正规商场和超市,选择标识清楚、包装完整、感官正常、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家庭制作食物的,因当前温度较高,微生物易于繁殖,制作前应确认食材新鲜,无变质,洗净,烹制时烧熟煮透,生熟分开。送餐家长要注意,制作好的食物到食用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家长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谓“补脑”产品,市面上所谓声称“补脑”功能的保健食品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确保睡眠质量 但无需特意提前早睡

“睡眠不好会不会影响考试?”,“躺着睡不着该怎么办?”……其实,考试前一两天睡不好算不上大事,即使存在上考场前还觉得困的现象,也不要担心,一因为开考就会大脑马上兴奋起来。一切照旧,平时什么时候睡觉,考试前就什么时候睡觉,不需要特意提前早睡。如何加速入睡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可睡前适当喝点温牛奶,做一些按摩操,通过按摩太阳穴的办法来让自己更快进入睡眠状态。同时,睡前可以适当运动,人累起来的时候就容易困,想睡觉,去外面跑步一下,跑完之后,洗个温水澡,然后躺着是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的。

保持一颗平常心最重要

考前焦虑,不仅考生身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而且不少家长也容易产生。焦虑源于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则来自于对结果的过度关注。考前和考试期间,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要告诉自己,万一高考没成功,还有很多通向成功的道路,这样想通了的话,就能够放松心情,轻松备考。同时,考生可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多往好处想一想,千万不要过多关注还处于未知状态的考试结果。

另外, 2018年娄底市第十四届“爱心送考”大型公益活动又来了。 “爱心送考”将继续采取流动接送、定点接送和“一对一”接送三种方式;流动接送,即高考考生凭准考证随时免费乘坐贴有“爱心送考”标志的出租车,即停即走。定点接送,是为方便考生乘车,在城区各考场附近安排“爱心送考”车辆定点接送考生。“一对一”送考服务,是帮助居住在城区偏僻地段的考生乘车,由主办方组织爱心驾驶员提前预约进行专车接送。

附:

高校考试招生新动态

3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此外,顺应新一轮高考改革新形势,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也有了新调整。

1、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

《通知》要求,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都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通知》强调,要依法依规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跨省(区、市)获取高考报名资格的行为。对于不符合流入地报考条件的考生,原则上回流出地高考。 

2、不宣传炒作所谓“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

5月8日,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3、免费师范生改称公费师范生,履约期改为6年

2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提出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

4、今年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加分项目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将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5、按专业录取成为趋势

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是未来高考招生录取的大趋势。

北京理工大学将在北京生源中试点,让所有上线的考生都能就读首选的心仪专业,避免专业退而求其次或者被调剂的情况。

北京科技大学明确,除招生时有特别约定的学生外,其他在校生均可在大一或大二年级末提出转专业申请,各专业对转出人数不做限制。

6、高校调整录取政策吸引优秀生源

北京大学在对优质生源的“全面考量”中,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养,科学高效地选拔出具有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学生,并使考生在测试过程中提升学识、视野和能力。

2018年,浙江大学在浙江省继续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高考投档成绩比重由2017年的80%下调为60%,学校综合测试上调为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变。

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则明确,录取专业时不设志愿分数级差。

“爆款”新专业

3月1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我国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在新增设的专业中,有这些专业值得考生与家长留意。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大数据,直接催热了大学里的大数据专业。

2017年新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校数量达250所。第一批成功申请该专业的高校共有3所,为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南大学,于2016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

作为交叉型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数据工作者可以施展拳脚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很多机构都需要大数据项目来做创新驱动。

2、机器人工程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17年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近60所。

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如此快速的增长和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3、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

为了加速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共有18所高校本科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专业。

4、“一带一路”小语种专业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基于同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各高校新增许多小语种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此次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

5、新工科专业

2017年教育部审批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专业。

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专家表示,现在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学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就有150万,到2050年,人才缺口会达到950万人。

6、助产学

专家称,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各大医院产科分娩量呈现“井喷”趋势,目前助产人力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临床急需本科层次助产人才。

助产学专业于2016年首次开设,当时仅有4所高校首次获批开办此专业。2017年有20多所高校新增此专业。

7、网络与新媒体

2017年共有37家高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两年,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有专家认为,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下各级媒体及其它行业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