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现场)
(1月27日晚,风雪交加,气温低至零下4℃。抢险人员肖勇峰在管道抢修现场)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彭敏 刘建安 通讯员 杨敏玲)近日,娄底遭遇雨雪冰冻天气,雪景占领了市民朋友的微信圈,然而从1月27日晚上开始,一位风雪夜抢修管道的“泥人”刷爆了朋友圈。
为了揭开“泥人”真面目,1月28日,娄底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来到市水业有限责任公司,见到了“泥人哥”肖勇峰。
面对记者的采访,肖勇峰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在他看来,抢修管道是最普通的日常工作。
肖勇峰说,在1月27日上午9时许,市水业公司巡查人员就已经发现娄星市场处一直径400毫米城市供水管道因低温爆裂。为了不影响市民用水,公司安排晚上9点开始关阀抢修。
是夜,寒风裹挟着雪砂,气温降得更低,街上除了缓慢行驶的汽车,已经很难见到行人。
土方开挖、排水、查找漏水处……不久便找到了问题所在。然而处理起来却非常棘手,因为抢修人员发现要修补的供水管道夹杂在燃气管道与另一供水管网之间,维修难度相当大。
此时,涌出的水夹杂着泥土形成近2米深的泥浆。抢修工人完全可以等到将水完全抽空再进行下一步操作,然而这样至少需要5个小时,意味着市民第二天的用水将受到影响。
为了赶抢时间,保证供水,肖勇峰和同事们决定带水作业。当即,肖勇峰和另一名维修员曾卫华穿着雨靴直接下到泥浆里抢修水管。
“当时已陷在泥水中,动都不能动,想要换个姿势很难。”肖勇峰回忆说。
凌晨2点的娄底,雪砂肆虐,零下4℃的气温,裸露在外的发丝铺满了厚厚的冰砂,水管旁的绿植已结成冰条。雪砂打在抢修队工作人员的头盔上,继而又滑进脖颈,冰凉冰凉的。
“爆裂的水管处于另两根管道下方,距离又不远,操作很费劲。只能斜弯着腰,一点一点往里面打。结束时,发现我们已经被泥浆吸牢了,还是其他同事从上面把我们拔出来的,雨靴里面都是泥。"
而这个姿势一保持就是5个小时。“当时工作紧张,压根儿没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不舒服,从泥里出来后,才觉得整个人都没有力气了。”
维修人员的浴“泥”奋战,换来的是管网的修复,市民及时用得上水。
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管网漏水,抢修人员就像急诊医生一样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不管是大雨倾盆还是烈日当头,或者冰天雪地,24小时待命。
十五年来,肖勇峰始终坚守在供水抢修第一线。当问及他辛不辛苦时,他腼腆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为了保障供水,让市民能喝上水,做什么都值得,没什么辛不辛苦的。”
就在记者采访的间隙,肖勇峰又接到了前线抢险通知,他迅速起身赶往了抢险现场……
肖勇峰只是水业公司的一名普通维修工,像他一样的维修人员还有很多。
“习惯了,这种天气,不论是凌晨3点还是4点,只要接到命令,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市水业有限责任公司佳源工程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整个维修班组都是这样的。
为保障广大市民的用水安全,大型抢修都安排在晚上,有些抢修人员已经好多天没有回过家了。
“我儿子说,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已经5天没有看到你了。”维修班班长曹锦辉说,“没办法,前方有命令,我随时要出发,控制不了时间。”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在娄底水业有限责任公司抢修中心,抢修员们永远是严阵以待,24小时待命。只要电话铃声响起,他们就像箭一样冲到抢修现场。
责任编辑:梁雄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