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社会新闻

新化杨梅“红”了 探访亿元扶贫产业背后的故事

2017-06-14 09:32 娄底新闻网 刘建安 邹辉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IMG_0010

(六月,新化杨梅“红”了,让我们一起相约“梅”丽新化)

IMG_0053

一颗颗鲜艳欲滴的杨梅翘立枝头

IMG_0089

(“新化杨梅超级好吃!”)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刘建安 邹辉)眼下,在新化,挂果近1万亩的杨梅即将迎来又一季的采摘期,一颗颗鲜艳欲滴的杨梅翘立枝头,让当地的农民乐开了怀。作为新化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一大产业,小小杨梅是如何做到的呢?

6月9日-12日,娄底新闻网记者走进新化,实地探访新化杨梅“亿元扶贫产业”背后的故事。

选准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杨梅产业

新化,是湖南省最大的水库移民县,全县现有农村移民23万多人。近年来,新化县移民局紧紧抓住国家扶持政策的机遇,立足库区实际和市场需求,结合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将大力发展杨梅产业作为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库区移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

而选取杨梅作为主导产业,与新化优越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关系,新化库区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非常适合杨梅种植,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杨梅是一种绿色环保植物,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在湖南乃至周边省市较少种植,其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空间很大。

目前,新化全县库区共种植杨梅5万亩,受益移民5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68人,2016年底已脱贫1900人。2017年,全县杨梅已挂果近1万亩,年产量达到5000吨,杨梅开始成为移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IMG_0042

(新化上梅镇北渡杨梅基地)

IMG_0057

(娄底新闻网记者在杨梅基地实地采访新化移民局相关负责人)

建设产业基地 优化投入机制

为了做大做强杨梅产业,按照政府引导、产业化经营的原则,新化县通过二次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集中耕地、林地等资源,建成了50亩以上基地200多个,100亩以上基地100多个,建成了毛家垅、新塘、光义、接龙、实竹、小鹿、枫树等7个千亩以上的杨梅基地,带动库区杨梅种植5万亩,杨梅产业资源总量迅速扩张,杨梅产业开始向规模化经营发展。

同时,新化以移民资金做引子,积极扶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库区产业的发展,成功撬动民间和政府资金10多亿元。县移民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库区农业产业建设的通知》,规定凡达到标准化生产的奖励1400元∕亩,成片面积达300亩的基地给予基础设施配套。

新化出台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库区杨梅产业的加速发展。上梅镇的谢利群,原来在外务工,2009年,在各种优惠政策的感召下,回乡自筹资金400万元,在新塘村开发杨梅1000余亩。预计丰产后,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

IMG_0098

(新化移民局工作人员给记者现场“教学”)

拓展销售渠道 帮民增收重实效

多年的努力和付出,杨梅产业发展起来了,挂果的杨梅树一年比一年多,产量也日益增长,如何保证移民增产又增收?

“保障收益的渠道,就是拓宽杨梅销售渠道。”新化县移民局局长周玉平表示,新化县移民局引导移民成立了杨梅种植协会和8个基层分会,这些协会都有专门的营销人员,承担起相关产业在加工流通、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工作。“我们还会出面引导,通过网络宣传扩大影响,建立电商平台网上促销,面对大巿场走进大超市,确保果农杨梅生产丰产又丰收。”

同时,新化将在各规模基地配套投资建设冷藏库,延长杨梅保鲜时间,降低杨梅生产风险;通过大力扶持杨梅深加工企业,拓展销售方式。

目前,杨梅产业已成为新化县库区移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预计到2018年,可挂果2万亩,年产值实现2亿元,受益移民人均增收3000元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