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科教文卫

李玉珍:以数为舟 以爱为桨 做青春路上的“引路人”

2025-10-31 17:12 娄底新闻网 朱海清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数学不仅是公式与符号,更是思维与情感的桥梁。”这是娄底三中青年教师李玉珍从教13年来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她扎根教学一线,长时间担任班主任,以严谨的数学教学和细腻的情感关怀,陪伴一批又一批学生度过青春关键期,先后获学校“优秀班主任”“教学骨干”等多项荣誉,用行动书写了一名初中教师的初心与担当。

让数学“活”起来,点燃学生思维之火。她善于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讲授“函数”时,她组织学生测量操场跑道的速度变化,绘制函数图像;讲解“概率”时,她设计“抽奖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随机事件与概率分布。她还引入“数学实验室”概念,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在探究中构建知识体系。“李老师的课就像探险,每一次都有新发现。”一名学生这样评价。

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叩响心灵之门。作为班主任,她始终相信“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她每天利用课间、放学后的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变化。班里曾有一名女生小佳,因父母离异情绪低落,成绩大幅下滑。李玉珍没有急于批评,而是多次家访,与孩子父亲沟通,同时在班上安排性格开朗的同学与他同桌,鼓励他参加班级活动。半年后,小浩逐渐走出阴霾,成绩也稳步回升。

另一名女生小琳,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内向。李玉珍发现她冬天常穿一件旧棉衣,便悄悄为她准备了羽绒服和新书包,还帮她申请了学校助学金。小琳在日记中写道:“李老师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创新管理,构建温暖班集体。李玉珍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倡导“共学共成长”的班级氛围。她设立“班级信箱”,鼓励学生匿名投递心事和建议;每月举办“生日会”,为当月生日的学生集体庆祝;组织“学习小组”,实行“一帮一”互助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她还擅长与家长沟通,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分享家庭教育心得,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许多家长表示:“李老师不仅教孩子知识,更教他们做人。”

13年来,李玉珍带过的学生中,有的考入重点高中,有的已在大学继续深造,但他们依然常常发来消息:“老师,我选了数学专业!”“谢谢您当年那句‘你能行’。”这些温暖的反馈,正是她坚持的最大动力。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持,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李玉珍常说,“我愿意继续做学生青春路上的引路人,以数为舟,以爱为桨,载他们驶向更远的未来。”如今,她依然每天早早到校,批改作业、备课、谈心、家访……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海清)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朱海清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