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娄星区紧密型医共体巡回医疗服务工作启动仪式在蛇形山镇卫生院举行,作为覆盖全区13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首发站”,活动以“启动仪式+惠民义诊+能力提升+工作部署”四维模式,打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第一枪”。娄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邓函提出席并宣布服务启动。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为系统性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短板,娄星区创新组建总医院级巡回医疗队,以常态化巡回医疗为纽带,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医疗服务网。这支队伍聚焦群众“看病远、看专家难”问题,将区级优质医疗资源直接送达群众身边——不仅实现全区13家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还将根据就诊需求,延伸服务至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卫生室,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持续提升看病就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图为工作部署会
在当日的工作部署会上,娄星区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巡回医疗绝非“一阵风”,而是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长效工程”,他提出:要提高站位。树立 “一家人” 思想与 “一盘棋” 理念,严格按照部署推进工作;同步开展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紧密型医共体领导班子配置与组织机构设置。要狠抓落实。组建专业专家团队,规范诊疗方式方法,严守医疗质量与安全底线;同时,基层医疗机构需明确专人负责对接协调、组织发动、跟进总结,做好后勤保障服务。要确保成效。重点关注群众反馈、人才培养成效及社会整体反响,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工作进展与成果,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图为专家耐心为群众问诊查体
义诊现场,蛇形山镇首站活动现场暖意融融。义诊区,娄星区总医院——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理疗医学科等领域专家坐诊接诊,耐心为群众问诊查体、分析检查报告、开具个性化诊疗方案。活动中,医疗队高效处置多例特殊患者:一例脑卒中患者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神经内科住院,一例食道异物患者经急诊通道成功取出异物。据统计,当天接待义诊群众130余人次,不少群众感慨:“以前要跑城区医院排队挂的专家号,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轻松看上,太贴心了!”。

图为开展联合教学查房
除了直接服务群众,“授人以渔”提升基层医疗“造血”能力是巡回医疗的另一核心目标。活动当天,医疗队专家与蛇形山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开展联合教学查房,针对疑难病例进行多学科研讨交流;下午举办的专题学术讲座上,《糖尿病患者的长程管理》《基层医院高血压病的规范化防治》《头晕眩晕的诊断思路》等实用课程,吸引全院医务人员及周边乡村医生认真学习,现场互动答疑氛围热烈。按照总体方案,每支巡回医疗队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完成不少于1次教学查房、1次培训讲座及1场健康科普活动,通过“传、帮、带”模式持续强化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蛇形山镇站的成功实践,为娄星区巡回医疗工作奠定了良好开端,娄星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将迈入资源流动更顺畅、基层服务能力更强、群众就医更便捷的新阶段,为建设健康娄星注入坚实动力。(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海波 通讯员 刘嘉)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胡霞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