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成功为陈先生实施了“纯绿色”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第3天陈先生便痊愈出院,“颤抖”的心终于恢复平静。
今年56岁的陈先生,患高血压已有10余年,反复出现心慌、心悸5年多,每次发作持续2个多小时。1个月前,陈先生察觉到病情有所加重,便来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寻求系统治疗。
心血管内科一区主任、主任医师李永贵仔细查看了陈先生的检查结果并结合他的各项症状,诊断陈先生为房颤。
“房颤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病症。正常心律为窦性心律,心房跳动1次,心室便随之跳动1次,通常频率在50-90次/分之间,而房颤频率高达350-600次/分。”李永贵介绍,房颤的临床表现各异,多数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疲乏、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有些是在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或者在医院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被发现。房颤带来的最大危害主要体现在脑卒中和心力衰竭两个方面,同时也会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李永贵向陈先生详细介绍了他的病情及其危害,并表示,目前治疗房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血管穿刺的方式,将电极导管置入心脏腔内特定部位,以探寻心脏的异常传导路径或者异位起搏点的位置,进而通过放电来实施消融。通俗来讲,房颤就是心房中出现了众多杂乱信号,而射频消融则是对这些杂乱信号进行修整的过程。
传统的射频消融术,需医生穿着铅衣在X射线的辅助下完成,而X射线有辐射,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特别是对于幼儿、孕妇、高龄体弱人群以及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而言,是他们接受治疗时难以克服的阻碍。
为解除患者担忧,李永贵带领团队认真进行分析,决定采用“纯绿色”无射线的房颤射频消融术。他向陈先生详细介绍了手术的必要性和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优势——没有辐射暴露、手术精度高、手术时间短,更利于康复。
陈先生欣然接受手术。
(手术现场)
术中,李永贵带领团队使用心腔内超声ICE搭配Carto三维系统,在零射线的情况下放置冠状窦电极,构建心腔内结构。同时,运用可视鞘管配合高效消融技术,全程“零射线”实现房颤射频消融术,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的手术体验。
术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胸闷等不适症状也随之消失,目前已经顺利出院。(通讯员 鄢婷 肖会玲)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谭洲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