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双峰县荷叶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通“马上办”服务热线,加强“家文化”建设,坚持强化源头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因地制宜探索出“德治、法治、自治”新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获评湖南省2023年度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成为双峰县唯一“零进京、零赴省”信访工作先进乡镇。
德治教化,打造“家文化”特色品牌
“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在荷叶镇宝农中学118班,一堂特殊的地方传统文化课正在进行,班主任王如 “曾国藩家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不仅了解了名人故事,还让我对家风家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该校初一学生左嘉鑫分享听课心得时表示,“曾国藩的家风家训应用到自己身上,就是在学校要和同学和睦相处,努力学习;在家里要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老师带领学生品读曾国藩家书的校本课活动,宝农中学每周都举行。在校内,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随处可见。为让优秀的家教文化入脑入心并践行,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出版《中学生德育读本——曾国藩家书经典选读》并获得省级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和娄底市优秀社科科研成果奖。在优良家风的浸润下,师生积极向上、善良豁达。
“我们秉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通过开展一系列家风家教活动,让宝农学子个个讲规矩、人人懂礼貌。我们致力于将孩子们培养成读书明理之君子。”宝农中学校长吴人定表示。
荷叶镇享有“国藩故里、女杰之乡”美誉,“家国立本、耕读育人”的家风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近年来,荷叶镇坚持党建引领家文化建设,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以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社会民风,发挥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打造“家风第一镇”,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荷叶镇,优秀家风家教典型家庭比比皆是。天坪村黄桂英夫妻俩是农民出身,但受曾国藩“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的家风家教影响,致力于引导小孩学习,培养出一门两博士一重本,在当地成为美谈。荷塘村朱红莲,靠着一辆三轮车送出了3位大学生。
在天坪村、荷塘村、富托村等地,党员带头,家家户户门前立家规、贴家训成了当地一道靓丽风景线。家规家训结合每户实际情况制定或选取,既体现爱国爱家、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又体现家庭和谐、孝老爱亲、和睦乡里等内容。“家训牌挂在家门口,每天进出都能看到,邻里之间想红脸都不好意思,村里的矛盾纠纷自然少了。”好家风带动好民风,为荷叶镇基层治理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
法治保障,开通“马上办”服务热线
今年8月,因疫木砍伐问题,荷叶镇狮院村村民与现场施工人员发生了矛盾。施工人员王某立即打电话向“马上办”工作人员求助。
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迅速报告镇领导并组织综治办、派出所、林业站等多个部门赶赴现场了解,得知砍伐公司提前离场、未按协议修复林地。针对这一问题,“马上办”工作人员再次发挥协调作用,组织双方进行现场调解,最终达成协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五天之内,村民房屋排险、水渠清理等工作全部完成。一个月之内,所有整改措施全部到位。
荷叶镇地处偏僻,辖区范围大,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多,群众外出办事不方便,干部力量不足。该镇确立“四个一”(一个窗口集中受办、一个机制统一交办、一个标准精准督办、一个要求全力协办)标准,建立“马上办”服务热线工作体系,形成涵盖“受理-办理-调度-督办-办结-回访反馈-归档”七个环节的“闭环式”工作流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理责任人,完善工作制度,实现规范化运营。群众足不出户、拨打“马上办”服务热线6011110,工作人员可为群众提供一般事网格办、急难事马上办、特殊事上门办的“帮代办”服务。热线开通以来,累计受理群众来电1524件,办结1519件,基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群众满意率达97%。
荷叶镇党委副书记胡勇标表示,创新“马上办”一站式人民调解机制,第一时间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自治强基,制定切实际村规民约
“山清水秀荷叶镇,芳迈群妍白玉堂。”沿着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穿过如诗如画的乡间小道,记者来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出生地——荷叶镇天坪村,只见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派江南田园风光。
受耕读文化和曾国藩“书、蔬、鱼、猪、早、扫、考、宝”8字家训的影响,天坪村充分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依托“新时代”村规民约和“五老”协会参与推动群众自治;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规定65岁以下的党员每人每年筹5天义务工,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村后备干部每人每年筹10天以上义务工,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好帮手”作用。
今年75岁的龙宗顺是天坪村老年协会会长,得知村民王某不愿将自家土地用于村里停车坪建设,便主动登门拜访,深入了解实情,耐心做思想工作,“停车坪建好后,城里人来村里旅游方便了,今后游客越来越多,不仅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而且村民的钱袋子也会鼓起来。”其后,王某在征收书上签字同意,停车坪建设顺利推进。
“以前,村里人办红白喜事都好讲排场。自村里举办家风移动课堂以来,大摆宴席、盲目攀比的现象不见了。”今年95岁的村民李石球谈起村里的新风尚,竖起了大拇指。为改变村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风气,荷叶镇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助力基层治理的具体举措之一。天坪村依托当地深厚的家风文化底蕴,创新开辟家风移动课堂,由村党总支书记肖文胜带头宣讲,下大力气整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
“通过一场场接地气的宣讲,村民思想开始转变,办酒席不再铺张浪费,社会风气有了很大转变。”肖文胜深有感触。
古人说:“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荷叶镇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文章,夯实“软实力”,增强“硬实力”,激活“内生力”,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的作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了“强针剂”。(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琴 通讯员 邵海琪 刘集书 彭丽娜)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罗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