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娄底新闻 科教文卫

血性教育:陶龛学校留下的珍贵遗产

2021-09-26 10:54 娄底新闻网 李婷婷

陶龛学校是湘中地区近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由湘军名将罗信南之孙罗辀重创建于民国元年,迄今已有110年,曾享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龛”之盛誉。其校址几经变易,但其校训“血性”以及“德、体、智、美、群”五育并举等教育理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熠熠生辉,为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某些借鉴。

毁家兴学,矢志教育。罗辀重出身湖湘世家,祖父罗信南钟爱陶渊明诗风,自号陶龛居士,以赋诗讲学为业。1901年,其父罗长裿以历年游宦薪俸和置田租二百四十担创办“陶龛义学”。1912年罗辀重接主校政,正式创办陶龛小学,与陈润霖同年创办楚怡工业学校齐名。1915年,罗辀重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受二十世纪初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在1920年回国继续接掌陶龛学校,婉辞不仕,以振兴乡村教育为己任,捐献田产,毁家兴学,发动社会力量,杜绝儿童废学,生源遍及东南各省,使涟水河畔的白鹭湾成为全省乡村私学的一道靓丽风景,名闻遐迩。

湖湘学脉,血性为上。血性是近代以来湖湘人才群体精神气质的集中写照,是陶铸世风和培养正人的人文精神。罗辀重以“血性”作为陶龛学校的校训,作为“唯一教人教己”的方针,并将血性阐释为“信义”,其中“信”即诚而愚,要求做光明正大、诚实本分之人;“义”即为他不为己,要做见义恐后、见利恐先和敢于牺牲之人。所以,教师之责在于教人“求真”,造就““诚实而率真”“尽职又尽责”的血性之人。为此,他要求教师“挤出自己的血液,补济后一代”,要有“磨血”“呕血”和“造血”的教育情怀;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学做“真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抗战时期,他积极组织陶龛师生服务抗战,创办《陶龛旬报》,并把《湘勇原流记》翻印作为陶龛师生的血性教育教材。 

锐意改革,五育并举。新学初兴,本无范例。罗辀重在教育探索过程中把培养“社会能员”作为陶龛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群育”的五育理念,没有重德育、智育而轻体育、美育和群育的现象。陶龛学校对美育教育常抓不懈,建有专门的美术室和音乐室,每学期都要开展“陶龛美术节”和“陶龛音乐节”等教学展演活动;陶龛学校提倡“土体育运动”,就地取材建设运动场和篮球场,要求全员参加健身运动会,每天固定“文体活动”时间,评选“健康儿童”;陶龛学校组织师生共同参与陶龛学校服务团、陶龛乡公所、陶龛消费合作社、社会服务旬、互助旬等群体组织,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合群”能力,并在学生的成绩单上将“群育”细化为九个指标。此外,他强调教育要“解放儿童,尊重儿童,信任儿童,服务儿童”,教师应视儿童为“主人”,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他尤其重视学生“从做中学”的实践锻炼,主张课程学习要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组建课外专业活动小组和生活类、工艺类、文艺类、体育类、节日类等活动课程。他认为:“求学”“本不限于向学校求”,可以“向有学问的人求,向实验室求,向大自然求,向工厂农场求;也向书本求,但只限于‘用书’而不死读”。陶龛学校的育人理念具有教育改革的先行探索意义,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知识、情感、行为的协调发展和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讯员 李婷婷)

责任编辑:梁陈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