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娄底新闻 科教文卫

生死关口“守门”人

2020-02-26 18:28 娄底新闻网 欧阳霞林 鄢婷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欧阳霞林 通讯员 鄢婷)ICU,一个听名字就让患者家属高度紧张、担惊受怕的地方。它的中文名称是——重症监护室。而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生死关口“守门”人。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文建福主任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一群在生死关隘为患者守护生命的“守门”人。

2134692534

逆行而上的勇士

2月16日上午,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于当天下午4点钟赶到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增援,参与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文建福立即将这一指令向病室全体工作人员作了传达,大家个个摩拳擦掌,表示坚决服从组织按排。护士长康弥艳的小孩出生才3个多月,正在哺乳期,也积极要求参战,但未获批准。

疫情命令刻不容缓,病室之前收治的5个危重病人必须作出妥善安置,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医院的统一调度下,文建福和队友们有条不紊地将5名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进行了移交。忙完这些事,已是晚上6点30分,文建福立即带领另14名队友赶往市中心医院报到。在中心医院吃完盒饭,办理完交接手续后,文建福团队于当晚8点正式投入对中心医院之前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中。至此,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室除有一医生一护士去湖北黄冈支援外,加上之前于2月11日增援中心医院的5名医护人员,在院全体20名成员都投入到了抗疫“火线”——娄底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

文建福团队抢救的2名危重病人,每个人身上都插了10多根导管,须全天候监护,对其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通气、ECMO最高生命支持、24小时床旁血滤等治疗。患者的痰核酸检验都呈阳性,进行气管插管时,患者气道内有泡沫样痰液飞出,感染风险可想而知。为预防感染,进入病房的每位医护人员都得采取三级防护,每次穿防护服的时间都要40来分钟。在这么厚重的装备下,医护人员的呼吸在工作运动过程变得很困难。因是6小时一轮班,每个班一下来,人会非常疲惫,加上还得小心翼翼,脱防护服又需要一个来钟头。

1110969302

2月18日晚,护士龚培丽在进入隔离病区工作2个多钟头后,因呼吸困难导致头昏被同事霸蛮扶到了床上。躺在床上的她哭着说:“我还想坚持一下,把班做完……”同事心疼地劝她:“你这样还要命不?你连命都不要了还怎么工作啊……”视频在网上传出后,一天内点击量超50万,广大市民纷纷点赞:龚培丽好样的!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团队好样的!大家被他们这种无私奉献、不惧艰难危险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几天时间下来,医护人员有的脸上被护目镜、N95口罩等勒出了伤痕;有的手被消毒水反复消毒致皲裂、肿大;大伙儿每次脱下防护服个个全身湿透……这些,文建福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医院党委书记易军波、院长左建辉每晚向他们致以最暖心的问候、鼓励。

文建福作为带队人,处处以身作责。从2月16日参加增援以来,就一直没回过家。他妻子付素梅在娄星区人民医院工作,同样在抗疫一线。今年以来,夫妻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段时间,妻子在微信上跟他说得最多的是:你要充分发挥好专业水平,在尽力救治患者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不管是专业还是为人,文建福都深受同事称赞。搭档康弥艳这样说:“他很少管家里的事,可以说是365天全年无休。对病人特别好,从来不选择病人,对于农村来的经济条件差的他更加上心。有时会自掏腰包,有时还会去找院领导为患者申请医药费用的减免。”

康弥艳清楚地记得:2019年3月,文建福救治了一个重症患者。那位贺姓男子身边没有任何亲戚,只有一个哥哥远在柳州,入院时没有交一分钱费用,病情特别危重。整整7天,文建福一直守在床旁,直至贺某成功拔管脱离呼吸机走出lCU。“他的哥哥是柳州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后来到医院对着我们文主任深深地鞠了一躬。”

1302208175

且看这些最感人的真情流露

“ICU作为拯救危重患者的中转站,有人说这是一扇生死之门,走出这扇门,才能告别死亡契约。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作为这里的一名医护人员,从呼吸声到皮肤的颜色,从苏醒时间到排出的气体,每个细节都是我们关注的内容。无数次的抢救,无数次的各种生命支持,无数次为病人更换床单,输液,翻身,扣背,大小便处理……我们始终手握两件‘法宝’,那就是一颗心和一份爱。”

“早晨查房,忙碌的一天开始了。为做床旁血滤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检查每一根引流管,调节核对血滤的每一个参数;为两名重症肺炎患者行纤支镜下吸痰治疗;为一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留置血滤置管,留置中心静脉置管,准备接上一台血滤;一名患者突发心率减慢至30次/分,呼吸逐步减慢,血氧下降到60%,立即抢救,强心,呼吸气囊辅助通气,准备气管插管、呼吸机……,慢慢地患者逐步恢复心率呼吸。一抬头已是中午时分。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ICU的寂静。急诊科一名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紧急抢救,立即赶到并协助抢救成功后转往ICU。包括我在内的5名医生,8名护士加班加点接着又是忙碌一下午。不知不觉,夜幕已降临……”“在ICU里,生命可能随时停止,因而医护的脚步永远不能停下……”以上是康弥艳在2019年5月某日的日记。

“转眼到黄冈罗田10天了,今天是我的夜班,17:30正式交接班,我和搭档坐在电脑前查看所管重症患者的各项指标,其中危重病人5人。最为严重的32床出现了病情加重,呼吸急促,心率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初步评估新冠肺炎严重缺氧所致,复查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就100多一点。因考虑患者神清,气管插管后的各项并发症,我们不敢轻易下插管医嘱,立即把患者目前情况告知领队,即刻与当地医院重症、呼吸、心内的各位大佬组织大会诊,并申请远程会诊。经过长达1小时的认真讨论,最终决定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方案一定,我和麻醉科医师马上穿上防护服,来到隔离病房。充分麻醉后气管插管顺利,予以镇静镇痛。新问题又出现了,患者血压开始下降,初步考虑麻醉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所致,予快速补液等处理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就这样,我默默地一直守护在患者床旁,观察心电监护及呼吸机各项参数的变化,此刻的我早已汗流浃背,护目镜一片模糊,但看着病人病情逐渐趋于平稳,内心有点激动……”这是该病室赴黄冈支援的医生刘勇光在到达黄冈10天后的一篇日记。

“亲爱的老公:你离家抗疫已有数天,看到你们从前线发过来的工作图片,有凌晨三点仍在为新冠危重症患者完成CVC置管、动脉置管的;有实行支纤镜检查和治疗的;有汗水浸湿了的衣裳,模糊了的护目镜,消毒液浸泡得发白的双手的……透过图片我能深切感受到你们的疲惫与坚强。前日,你说要回来取一下身份证,数日不见,本以为你会回家好好看看我和孩子,但你说我们抵抗力差,要少接触。你只在楼下看了看,隔着数米远,虽未道半句,但当我看到你眼周有护目镜留下的印痕和深陷的眼窝时,眼里写满了思念与不舍。你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你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战!

清晰地记得那是周日的中午,接到你的来电,你说要我尽快给你收拾一下行李箱,等下要去中心医院重症区支援,不回来吃饭了。我来不及多问,你说还要开一个紧急会议,便挂了电话。那天我正好要上中班来不及送你,但你知道我是支持你的。从疫情爆发到后来的主动请缨,你多次提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冲锋在前线,但因为我已怀孕七月余,又要上班,做过腰椎滑脱手术的母亲要独自照顾孩子……你担心我们应付不过来,所以甚是为难。可当接到调令,一种使命感让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从战,你说这是一名党员必须有的正义和责任。当天已经上了一整天班的你,到了中心医院后又主动扛下了第一个夜班,直到凌晨五点……”这是医生吴维写给他在市中心医院增援的丈夫刘曙东的话。

更多感人的书信无需一一罗列,更多感人的细节无需一一赘述。有了这千千万万在生命关口的“守门”人,我们一定能尽快打赢这场全民战“疫”。我们听到窗外万物复苏的大地,正在娓娓道来春天的故事……

责任编辑:梁雄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